[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垃圾桶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22630.5 | 申请日: | 2015-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2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 发明(设计)人: | 罗正浩;冯博雯;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控江中学附属民办学校 |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骅;许亦琳 |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垃圾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卫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作为一种专门盛放垃圾、废弃物的容器,也被称作“垃圾箱”。它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社区、学校以及医院等公共场所,垃圾桶起到了很好收集垃圾的作用。但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垃圾桶大多固定不动,有垃圾时需要人为走动去捡起垃圾并将其投到垃圾桶中,这明显增加了人们的劳动量,而且用手去捡垃圾,极不卫生,同时当垃圾没有丢进垃圾桶,行人也不会自觉的去拾取重新丢入,时间一长便会在垃圾桶周围形成垃圾的堆积,污染环境并影响城市面貌。作为日常生活当中人为生成的垃圾,其成分相当复杂,有金属、塑料、纸、玻璃、果皮、厨房垃圾等,在丢弃时应该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分类,以便垃圾减量废物回收利用。在此,就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垃圾桶,使其能够充分利用自身智能条件更好为人们服务。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垃圾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能够自动行走并根据形状大小自动分类拾捡垃圾,环保安全、造型可爱、使用方便的智能垃圾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垃圾桶,包括有中空桶体,所述桶体内包括隔板分隔的上桶和下桶,所述上桶和下桶分别套接在所述桶体内;所述上桶所在的桶体上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有第一吸管,所述第一吸管包括有第一软喉管、第一硬喉管、扁吸嘴、第一吸孔,所述第一软喉管的一端与所述桶体上部通过第一吸孔相连通,所述第一软喉管的另一端经第一硬喉管与所述扁吸嘴相连通;所述下桶所在的桶体下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有第二吸管,所述第二吸管包括有第二软喉管、第二硬喉管、圆吸嘴、第二吸孔,所述第二软喉管的一端与所述桶体下部通过第二吸孔相连通,所述第二软喉管的另一端经第二硬喉管与所述圆吸嘴相连通;所述桶体底部的外侧设有扫尘刷;所述下桶内设有滤盘,所述滤盘与下桶底部连接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桶体背部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有蓄电池、吸尘主机、PLC控制器、马达,所述蓄电池位于桶体背部表面且通过导线分别与吸尘主机、PLC控制器相连接,所述PLC控制器通过导线还与所述马达相连接。所述导线为常规使用的通电导线。所述蓄电池中存储电能不仅满足其他部件日常电能消耗,还能将多余能量收集存储待用。所述马达能够驱动智能垃圾桶进行移动。所述动力装置中蓄电池位于桶体背部表面,吸尘主机位于桶体背部贴近内壁部分,PLC控制器、马达位于蓄电池与吸尘主机之间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桶体背部设有吸尘开关。所述吸尘开关通过导线与所述吸尘主机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桶体顶部设有红外接收装置。所述红外接收装置与外部的红外遥控器无线连接,便于使用者操控智能垃圾桶。所述红外接收装置还通过导线与所述PLC控制器相连接,控制智能垃圾桶移动。
优选地,所述桶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有利于智能垃圾桶的移动、转移。所述万向轮通过导线与所述PLC控制器相连接,根据红外接收装置和PLC控制器的命令及时运动前往目标清扫分类处理垃圾。
优选地,所述上桶的顶部开口且设有可分离式的桶盖。所述上桶的开口顶部用于分类收集、倾倒垃圾。所述上桶用于放置体积较小的垃圾灰尘,通过第一吸管将垃圾吸入上桶内。
优选地,所述上桶顶部还设有两个提把。更优选地,所述提把对称分布在所述上桶顶部边缘两侧。所述上桶可以通过提把从套接的桶体顶部取出。
优选地,所述下桶的顶部开口。所述下桶的开口顶部用于分类收集、倾倒垃圾。所述下桶用于放置体积较大的垃圾,通过扫尘刷集中清扫垃圾,并通过第二吸管将体积较大的垃圾吸入下桶内。
优选地,所述桶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内壁上设有可折叠式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可以折叠平放以支撑固定套接于桶体下部内的下桶,也可以折叠竖放从而使下桶从套接的桶体的底部取出。
优选地,所述上桶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吸孔的位置相匹配。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吸孔的正对,便于将体积较小的垃圾通过第一吸管经第一通孔吸入上桶内。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一吸孔的孔径相等。
优选地,所述下桶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吸孔的位置相匹配。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吸孔的正对,便于将体积较大的垃圾通过第二吸管经第二通孔吸入下桶内。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二吸孔的孔径相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软喉管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二软喉管的管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控江中学附属民办学校,未经上海控江中学附属民办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26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垃圾袋
- 下一篇:葡萄干、杏干、红枣清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