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用高阻燃橡套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1779.1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2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海川卓越密封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40 | 分类号: | H01B7/40;H01B7/17;H01B7/18;H01B7/28;H01B7/295;H01B7/4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新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阻燃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产品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煤矿用高阻燃橡套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产品是煤炭矿井下的移动敷设,普遍是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使用,如:电缆长期频繁地受到过度弯曲、拉伸、扭转、机械外力冲击的复合应力作用,这可使得电缆的综合性能下降,使用寿命缩短。井下采煤场所大多是在在十分恶劣的环境,通常瓦斯、甲烷气体浓度较高,属于易燃和易腐蚀性的环境,为防止意外人身伤害和防止不必要的危险事故,这就要求安装的电缆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因此,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煤矿用高阻燃橡套电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煤矿用高阻燃橡套电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用高阻燃橡套电缆,该电缆包括第一导体芯、第二导体芯、第三导体芯、分别包覆在第一导体芯、第二导体芯和第三导体芯外表面的乙丙橡胶绝缘层、包覆在第一导体芯、第二导体芯和第三导体芯外表面的抗干扰层,依次包覆在抗干扰层外表面的内护套层和外护套层;
所述内护套层外表面设置有连续的外螺纹,外护套层内表面具有与上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抗干扰层为金属材料制成,抗干扰层内壁和乙丙橡胶绝缘层外壁之间填充有可固定导体芯位置的硬质泡沫,外护套层由耐腐蚀材料制成,内护套层由阻燃材料制成。
进一步优选,所述内护套层和外护套层的平均厚度相等。
进一步优选,所述抗干扰层的厚度是内护套层厚度的0.75倍。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煤矿用高阻燃橡套电缆结构较为简单,内护套层和外护套层上相互匹配的螺纹的设置,可方便使用者对于该电缆在安装处进行固定(具体为将电缆的外护套层除去一段,用相匹配的螺母在内护套层上进行固定,或者,将电缆的内护套层除去,用匹配的套管式螺纹结构进行固定),抗干扰层为金属材料的设置,一方面可形成抗干扰屏障,另一方面,可对内部的三个导体芯及填充材料进行有效保护,硬质泡沫填充物的设置,可有效固定三个导体芯的位置,另外,泡沫填充物为具有一定孔隙的材料,其可促进导体芯的散热,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阻燃性能和抗复合应力性能,使用寿命较长,方便实用,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第一导体芯,2.第二导体芯,3.第三导体芯,4.抗干扰层,5.内护套层,6.外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并且,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须的。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煤矿用高阻燃橡套电缆,该电缆包括第一导体芯1、第二导体芯2、第三导体芯3、分别包覆在第一导体芯1、第二导体芯2和第三导体芯3外表面的乙丙橡胶绝缘层、包覆在第一导体芯1、第二导体芯2和第三导体芯3外表面的抗干扰层4,依次包覆在抗干扰层4外表面的内护套层5和外护套层6;
所述内护套层5外表面设置有连续的外螺纹,外护套层6内表面具有与上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抗干扰层4为金属材料制成,抗干扰层4内壁和乙丙橡胶绝缘层外壁之间填充有可固定导体芯位置的硬质泡沫,外护套层6由耐腐蚀材料制成,内护套层5由阻燃材料制成。进一步,所述内护套层5和外护套层6的平均厚度相等;所述抗干扰层4的厚度是内护套层5厚度的0.75倍。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海川卓越密封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海川卓越密封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17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