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头戴式手机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20920.6 | 申请日: | 2015-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1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镇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镇旭 |
| 主分类号: | H04M1/12 | 分类号: | H04M1/12 |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王立芹 |
| 地址: | 25539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头戴式手 机架 | ||
技术领域
多功能头戴式手机架,属于手机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机架是常用的固定手机的装置。现有的手机架存在以下缺陷:首先现有的手机架只能安装在固定的安装位置,不能随着人的移动而移动。其次,在使用现有的手机架时,手机只能使用扬声器发生,在嘈杂的环境中给手机音质造成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头戴式手机架,该手机架能实现人在移动、躺卧过程中使用,并且配合使用耳机,保持音质清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多功能头戴式手机架,包括头带,其特征在于:头带上对称设有两个耳机,头带上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通过连接杆与手机固定装置相连接,旋转轴上设有开关,开关与耳机连接。
所述的手机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手机的壳体,壳体与连接杆相连接。
所述的壳体上设有耳机插头,耳机插头与开关电连接,壳体上耳机插头的位置与手机上耳机插孔位置相对应。
所述的壳体包括相互卡接的前盖和后盖,前盖与连接杆相连接,前盖和后盖之间形成放置手机的空间。
所述的前盖和后盖均呈方框状。
所述的连接杆与手机固定装置之间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与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的旋转轴的最大旋转角度为18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头戴式手机架和方法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该多功能头戴式手机架能实现人在移动、躺卧过程中使用。申请人设计了头带与人的头部相连接,并通过连接杆连接手机固定装置,并通过旋转轴调节手机与人眼间的角度。该设计可使手机与人眼间的位置固定,手机随着人的移动而移动,方便使用者在行走、坐卧时观看手机。
2、该多功能头戴式手机架能配合使用耳机,保持音质清晰。申请人通过耳机、开关和耳机插头实现耳机与手机的连接,方便人在观看手机的同时使用耳机,保持音质的清洗,不受外界干扰。申请人设计转动轴和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相互垂直。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功能头戴式手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壳体的主视图。
图3为壳体的右视图。
其中: 1、头带 2、旋转轴 3、连接杆 4、耳机 5、开关 6、壳体 601、前盖 602、后盖7、耳机插头 8、转动轴 9、手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头戴式手机架,包括头带1,头带1上对称设有两个耳机4,头带1上连接有旋转轴2,旋转轴2通过连接杆3与手机固定装置相连接,旋转轴2上设有开关5,开关5与耳机4连接。头带1呈环形。手机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手机的壳体6,壳体6与连接杆3相连接。壳体6上设有耳机插头7,耳机插头7与开关5电连接,壳体6上耳机插头7的位置与手机上耳机插孔位置相对应。壳体6包括相互卡接的前盖601和后盖602,前盖601与连接杆3相连接,前盖601和后盖602之间形成放置手机的空间。前盖601和后盖602均呈方框状。前盖601和后盖602的方框连接杆3与手机固定装置之间设有转动轴8,转动轴8与旋转轴2的旋转方向相互垂直。旋转轴2的最大旋转角度为180°。转动轴8的最大旋转角度为60°~90°。
工作过程,将头带1戴在头上,旋转轴2朝向人脸方向,耳机4塞入耳中。将手机9放入前盖601和后盖602之间放置手机的空间中,耳机插头7插入手机9的耳机插口中,卡接前盖601和后盖602,手机安装在壳体6中不易脱出,手机9的屏幕朝向头带1。通过调节旋转轴2的角度,将手机9屏幕调节至人眼适宜观看的位置,通过调节转动轴8调节至手机9屏幕至不易反光的角度。开启开关5,接通耳机4。使用者可以在行走、坐、卧时观看手机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镇旭,未经李镇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09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捷式智能实时图像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手机镜头的伸缩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