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摘果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0537.0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0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春;游向荣;张雅媛;秦钢;程亮;郑凤锦;李明娟;卫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46/247 | 分类号: | A01D46/24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30007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摘果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摘水果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提供了一种摘果剪。
背景技术
火龙果果柄长在枝条里面,果在枝条的生长处基本没有可供剪断的果柄;采摘火龙果通常需要从枝条剪一个凹弧进去,才能把果柄剪断。使用常规的剪刀采摘火龙果,通常需要从火龙果两侧的枝条分别剪一刀进去后,再横向剪一刀,将火龙果与枝条剪断,这样剪果方式对火龙果枝条伤害比较大。且该方法工序繁琐,且采摘过程容易触碰枝条上的倒刺,伤到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的摘果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摘果剪,包括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以及与刀体相连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刀体均为凹弧状,所述凹弧从一侧向刀刃方向延伸,既刀刃与水平面成倾斜角,所述刀体咬合时,可裁出弧形缺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咬合时,两刀体合成一碗状凹弧,有利于受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及第二刀体与手柄可拆卸式连接,方便更换。
优选的,所述手柄设有带卡槽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及第二刀体上设有安装孔,螺丝穿过所述卡槽和安装孔将刀体与手柄固定。既便于更换刀体,又可根据需要调节刀体的长度,适应不同高度火龙果的采摘需要。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为中空结构,其两个侧壁对应位置设有卡槽,刀体插入连接部,并通过螺丝固定,更有利于固定。
本实用新型优点:1、方便采摘水果,减少工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2、刀体与枝干呈倾斜状剪切,相比垂直剪切,更容易将果剪断、更省力,且对枝干的伤害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号为:1-第一刀体,2-第二刀体,3-手柄,4-刀刃,5-连接部,6-卡槽,7-安装孔,8-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摘果剪,包括第一刀体1和第二刀体2,以及与刀体相连的手柄3,所述第一及第二刀体均为凹弧状,所述凹弧从一侧向刀刃4方向延伸,既刀刃4与水平面成倾斜角,第一刀体1和第二刀体2咬合时,两刀体合成一碗状凹弧。。所述手柄3设有连接部5,所述连接部5为中空结构,其两个侧壁对应位置设有卡槽6,所述第一及第二刀体上设有安装孔7,将刀体插入连接部5,螺丝8穿过所述卡槽6和安装孔7将刀体与手柄3固定。既便于更换刀体,又可根据需要调节刀体的长度,适应不同高度火龙果的采摘需要。
使用本摘果剪采摘火龙果,一刀便可将火龙果与枝干分离,减少工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刀体与枝干呈倾斜状剪切,相比传统的垂直剪切,更容易将果剪断、更省力,且对枝干的伤害更小。
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修改或改动,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05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