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氧催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0156.2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6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裴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裴国梁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地址: | 124007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氧 催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有氧催芽装置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水稻催芽技术是通过浸种后使种子吸水饱和后再经过高温熏蒸使种子发芽。或浸种后通过热水喷洒使种子发芽。第一种方法催芽效果较好,但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第二种方法操作简便但设备投资比较大,运行成本高,催芽效果不好,整齐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催芽效果好且减少人力耗费的一种有氧催芽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于厂房内的锅炉、热水箱和数个水池,其特征在于:在水池底部设有水池加热管和充气加氧管,水池加热管两端与热水箱相连,水池加热管的一端通过水循环电磁阀连接有水循环泵,水循环泵的另一端连接热水箱,在热水箱与锅炉之间连接有水箱进水管道和水箱出水管道;所述的充气加氧管通过加氧电磁阀与进气管相连,进气管端部与加氧泵出气口相连。
在水池侧方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包括AT89S51芯片,AT89S51芯片的32-39引脚连接74LS373芯片的D0-D7引脚,74LS373芯片的Q0-Q3引脚连接驱动芯片输入端,驱动芯片输出端连接第一数码管的控制端,74LS373芯片的Q4-Q7引脚连接驱动芯片的输入端,驱动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数码管的控制端;AT89S51芯片的11引脚和12引脚分别连接MAX232芯片的12引脚和11引脚,MAX232芯片的13引脚和14引脚连接水含氧传感器;AT89S51芯片的5、6、7、8引脚分别通过电磁继电器连接水循环泵M1、水循环电磁阀M2、加氧泵M3和加氧电磁阀M4;AT89S51芯片的1引脚连24C02芯片的5引脚,AT89S51芯片的2引脚连24C02芯片的6引脚;温度传感头连接AT89S51芯片的4引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驱动芯片为CD4511芯片。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水含氧传感器为AZ8403芯片。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温度传感头为DS18B20温度传感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由单片机自动控制水温和水氧含量,达到实时控制的目的,加强催芽效果,使出芽率增加。并且控制过程无需人工,减轻操作人员的压力,使用方便,适合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供热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4是驱动电路图。
图中,1为厂房、2为水池、3为控制面板、4为水池加热管、5为加氧泵、6为水循环泵、7为加氧电磁阀、8为水循环电磁阀、9为热水箱、10为水箱出水管道、11为水箱循环泵、12为锅炉、13为除垢器、14为水箱进水管道、15为充气加氧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于厂房内的锅炉12、热水箱9和数个水池2,在水池2底部设有水池加热管4和充气加氧管15,水池加热管4两端与热水箱9相连,水池加热管4的一端与热水箱9之间设有水循环泵6,水循环泵6与热水箱9之间设有水循环电磁阀8,在热水箱9与锅炉12之间连接有水箱进水管道14和水箱出水管道10,在水箱出水管道10上设有水箱循环泵11,在水箱进水管14上连接有除垢器13;所述的充气加氧管15通过加氧电磁阀7与进气管相连,进气管端部与加氧泵5出气口相连,所述的充气加氧管15由多个带有出气孔的管道相连通构成。
在水池2侧方设有控制面板3,所述控制面板3包括AT89S51芯片,AT89S51芯片的32-39引脚依次连接74LS373芯片的D0-D7引脚和开关S1、S2、S3、S4、S5、S6、S7、S8一端,开关S1、S2、S3、S4、S5、S6、S7、S8另一端接电源,74LS373芯片的Q0-Q3引脚连接CD4511芯片输入端,CD4511芯片输出端的9-15端口通过电阻R8-R14连接第一数码管的控制端,74LS373芯片的Q4-Q7引脚连接CD4511芯片的输入端,CD4511芯片输出端的9-15端口通过电阻R8-R14连接第二数码管的控制端;AT89S51芯片的21-24引脚分别通过三极管Q1Q2Q3Q4连接数码管的电源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裴国梁,未经裴国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01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窝眼轮式精播排种器
- 下一篇:一种甘蔗种切割防伤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