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头墙压顶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8924.0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1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莫景华;江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D3/40 | 分类号: | E04D3/4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头 压顶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领域的结构构件,具体地说是用于马头墙的压顶构件。
背景技术
马头墙又称风火墙、防火墙、封火墙,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这种山墙形制呈台阶形,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传统的马头墙压顶构件是由粘土烧制的瓦片叠放而成,整体质量过重,整体连接差,造型单一,使用寿命短,需经常翻修,防水保洁性能差。因与墙体间没有固定结构而有坠落伤人的隐患,且在施工中操作繁琐,需一片片垒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头墙压顶构件以替代瓦片等传统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马头墙压顶构件,由铝板弯折成槽状壳体,槽状壳体呈槽口向下地布置在墙体顶部,槽状壳体的两端和/或槽口边缘与墙体上固定的龙骨支架相连,槽状壳体的内、外槽壁板设有凹槽,凹槽的槽口垂直于墙面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采用铝板等材料制作,质量轻、可减轻墙体负重,防水性能好及耐久性和耐腐蚀性好,可在工厂定型生产,色彩多样且均匀一致。如采用氟碳漆,表面很难附着污染物,保洁性能好。通过与龙骨支架固定比以往垒叠瓦片更稳固,安装效率更高,设置的凹槽结构可以增加构件的结构强度、减小形变。
附图说明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至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施工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安装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图8A-A剖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铝板弯折成的槽状壳体10,如图1、2所示,槽状壳体10呈槽口向下地布置在墙体顶部,如图7所示,槽状壳体10的两端和槽口边缘与墙体上固定的龙骨支架相连,槽状壳体10的内槽壁板101和外槽壁板102设有凹槽103,凹槽103的槽口垂直于墙面的方向,如图1、2所示;采用铝板等材料制作本实用新型,质量轻、可减轻墙体负重,防水性能好及耐久性和耐腐蚀性好,可在工厂定型生产,色彩多样且均匀一致;如采用氟碳漆,表面很难附着污染物,保洁性能好;通过与龙骨支架固定比以往垒叠瓦片更稳固,安装效率更高;设置的凹槽结构可以增加构件的结构强度、减小形变。
所述凹槽103可以为矩形槽,如图1所示,也可以为张口梯形槽或张口弧形槽,如图2所示,另外凹槽103也可以是V形槽;这些形状可以避免凹槽103盛积雨水而腐蚀。
所述槽状壳体10具有槽底104,且槽底104为外槽壁侧高于内槽壁侧的斜面,如图1、2所示;这种结构有利于减少雨水冲刷墙体外侧面。
如图4、5所示,所述槽状壳体10是通过连接块105与墙体上固定的龙骨支架相连,连接块105可以选择L形,也可以选择平板形,可以将连接块105直接焊接在槽状壳体10上,也可以用铆接的方式固定在槽状壳体10上。
所述槽状壳体10的槽口边缘还包括至少一个翻边106,翻边106向槽状壳体10的槽腔一侧翻折且与槽壁板垂直,在图4中,槽口的两个边缘均具有翻边106,在图5中,槽口的外槽壁板一侧具有翻边106,翻边106可以增加构件与墙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更为稳定。
所述槽状壳体10的两端还包括折边107,或者一端具有折边107而另一端具有端板108,或者两端均具有端板108,图5示出了具有折边107的状态,图6示出了具有端板108的状态。当马头墙的长度尺寸较小或适宜时,可以采用两端均具有端板108的构件以整体压顶的方式安装。当马头墙的长度尺寸较大时,可以采用单元节的方式压顶安装,例如:在马头墙长度方向的两端采用外端具有端板108而内端具有折边107的构件,之间采用两端均具有折边107的构件。
当以单元节的方式压顶安装时,可以在各构件间的对接接缝处添置软条20,并由玻璃胶30涂覆在软条(20)外周面及两折边(107)围成的浅槽处,图8示出了涂覆玻璃胶30后构件的连接状态,图9示出了构件对接接缝中填塞软条20并涂覆玻璃胶30的状态;软条20可以形变,与围成缝隙的板之间产生接触,从而对玻璃胶30提供支撑,玻璃胶则将软条20粘连地固定在缝隙中,涂覆了缝隙后的马头墙压顶构件美观大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黄山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89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烤箱
- 下一篇:一种车地无线资源管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