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18142.7 | 申请日: | 2015-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2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柴军;陈郁良;耿红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汉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11/24 | 分类号: | F16M11/24;F16M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温室 气体 排放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气体监测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水汽(H?O)、二氧化碳(CO?)、氧化亚氮(N?O)、甲烷(CH?)等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
在现有技术中,工业生产中容易产生较多的碳排放,而如何控制工业中的碳排放成为重点研究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来采集被监测地点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然后将数据传输到处理中心进行处理,根据分析处理的结果对工厂排放的温室气体进行监控,当超标时则要求企业进行整改。
在现有技术中,车间作为工业园区碳排放监测的重点区域,在车间内设有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通常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固定在车间内的特定位置,但是由于车间内产品和机器的更新换代,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区域分布改变,这时需要改变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现在技术中的温室气体传感器安装固定,不便于拆卸,位置和高度均不便于调整,导致车间温室气体监测不准确。
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车间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装置存在位置不便于移动,高度不便于调整,导致监测不准确的技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车间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装置存在位置不便于移动,高度不便于调整,导致监测不准确的技术效果,实现了车间温室气体监测装置设计合理,便于移动,高度便于调整,灵活的根据车间的实际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进行合理监测,监测准确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车间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带刹脚轮,支撑板一端与所述底座上表面连接,所述支撑板另一端竖直朝上,所述支撑板正面设有一竖直方向的导轨,所述导轨内镶嵌有滑球,水平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滑球连接,水平支架的另一端与平板连接,所述平板上表面设有凹槽,外壳底部镶嵌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外壳内设有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所述外壳为网状结构,所述滑球中部设有一通孔,所述滑轨左右两侧内壁上均设有N个定位孔,所述N为大于等于5的正整数,定位钉依次穿过所述滑轨右侧的定位孔、所述通孔、所述滑轨左侧的定位孔对所述水平支架进行定位。
其中,所述2N个定位孔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滑轨内壁上。
其中,所述凹槽的尺寸与所述外壳底部的尺寸匹配。
其中,所述支撑板设有竖直方向的刻度。
其中,所述外壳采用角钢制成,所述外壳表面涂有防锈漆,所述外壳为长方体状。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弹簧夹、固定线,所述固定线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固定线另一端与所述弹簧夹连接。
其中,所述滑轨右侧的定位孔与所述滑轨左侧的定位孔关于所述滑轨的竖直中线对称。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汉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汉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81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