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比色法分析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8139.5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9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安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赛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高福勇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比色 分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环境监测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水质检测的比色法分析仪。
背景技术
在许多工业应用中,对几个关键参数稳定性的控制是必要的。在处理污水和工业排放中,环境保护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环保部门对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排放标准控制的更严格。为了保障人们用水的安全性,目前通常运用特定波长的平行光线照射待测水样,水样中待测物质会对这一波长的光线能量进行吸收,进而通过朗伯比尔定律得到水样中待测物质浓度。现有的比色法分析仪结构较为复杂且不便携带,检测精度不能满足现实情况对分析仪日益增长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比色法分析仪,以提高水质检测的精度,且其结构简单、携带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比色法分析仪,包括金属箱体、光发射器、比色皿及光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箱体上半部分为封闭式箱体,下半部分为开放式箱体,光发射器、第一凸透镜、比色皿、第二凸透镜、光接收器依次设置在封闭式箱体内组成光路系统,光接收器与处理器相连;所述比色皿上端为进样口,下端为出样口,其中进样口与进样管道相连,进样管道上靠近进样口的位置处设置有采样泵,进样管道自封闭式箱体内延伸至开放式箱体,且其端口通过接头与取样软管相连。
优选的,所述比色皿下端的出样口通过出样管道与可拆卸的废水收集池相连。
优选的,所述封闭式箱体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基座,比色皿设置在基座上以保证其稳固性。
优选的,开放式箱体内设有清洗液槽,所述清洗液槽通过清洗管道与所述进样管道相连通,清洗管道上设置有开关阀。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光路系统设置在封闭式箱体内,保证了测试的准确性,且避免了外界环境对光路系统的损坏;取样软管的设置使得抽取待测试样更加方便,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便于随时随地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比色法分析仪,包括金属箱体1、光发射器2、比色皿4及光接收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箱体1上半部分为封闭式箱体8,下半部分为开放式箱体9,光发射器2、第一凸透镜3、比色皿4、第二凸透镜5、光接收器6依次设置在封闭式箱体8内组成光路系统,光接收器6与处理器7相连;处理器7为根据所述光接收器输出的电信号,利用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待测水样中被测物质浓度的处理器。所述比色皿4上端为进样口,下端为出样口,其中进样口与进样管道10相连,进样管道10上靠近进样口的位置处设置有采样泵11,进样管道10自封闭式箱体内延伸至开放式箱体,且其端口通过接头与取样软管12相连。
所述比色皿4下端的出样口通过出样管道与可拆卸的废水收集池14相连。
所述封闭式箱体8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基座13,比色皿4设置在基座13上以保证其稳固性。
开放式箱体8内还设有清洗液槽14,所述清洗液槽14通过清洗管道15与所述进样管道10相连通,清洗管道15上设置有开关阀17。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利用取样泵通过取样软管取样,光发射器用于向第一凸透镜发射特定波长的入射光,该入射光经过第一凸透镜的折射后聚焦,并且聚焦点位于比色皿的球形突起的球心,为了方便对入射光进行调节,该光发射器位于第一凸透镜的物方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经过第一凸透镜折射后的入射光垂直照射待测水样,避免了入射光出现折射的状况。同时,由于该入射光均经过球心,因而入射光经过待测水样的光程一定,为该球形突起的直径。光接收器接收穿过被测水样的出射光,根据该出射光的光强输出相应的电信号,并将该电信号发送至处理器中。处理器接收该电信号,并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待测水样中被测物质的浓度。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应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赛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赛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81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