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能反吹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8052.8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1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于公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52 | 分类号: | B01D29/52;B01D29/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能 反吹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蓄能反吹过滤器。
背景技术
过滤器是流体循环系统的重要构件,通过固液相分离,达到液体回用目的。
通常,固液相分离可以采用过滤法,例如化学生产过程中晶体的分离,润滑油回用过程中的颗粒物的去除等。也可以采用沉降法,例如污水沉淀池中的水-泥分离等,在固相物的颗粒较细时,需要的沉降时间较长,沉降池的体积也较大。相对说来过滤法花费的时间短,容易在线处理,配套设备的尺寸也相对较小,因此在常见的固液分离的操作中被大量采用。
但过滤需要较大的推动力,进行固液相分离的固液相混合物和过滤本体都承受一定的压力。过滤的原理为,当固液相混合物通过滤网时,在流体压力的推动下,液体通过滤网流向滤网的另一侧,大于滤网孔径的固相物被滤网阻隔,在滤网上形成滤饼,滤清液则通过滤网和滤饼流出。
由于过滤过程是滤饼不断积累的过程,随着滤饼的积存量的增加,流体流通的阻力也会逐步加大,当滤饼的积存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造成流体流通的阻力过大,过滤过程就将无法持续进行下去。及时清除在滤网积存的滤饼是维持过滤过程持续进行的必要的措施。滤饼的去除,从原理上讲,目前实际使用的只有反吹法和刮削法两类。
使用液相反吹卸料的过滤和反冲过程如图1所示,打开进液阀11,贮液池中的固液混合物通过进液泵12进入过滤器的滤网13内侧,固液混合物中的液相和粒径小于滤网13的孔径的固相物通过滤网13形成滤清液,滤清液从滤清液排出阀14排出。在滤网13处形成滤饼15,当滤饼15累积到影响过滤时需去除滤饼15以保持过滤器的滤网13的过滤能力。此时,关闭进液阀11和滤清液排出阀14,启动反吹泵16,打开反吹阀17和滤饼排出阀18,具有一定压力的反吹液通过反吹阀17进入过滤器的滤网13的外侧,将位于滤网13内侧的滤饼15从滤网13上冲落,冲落的滤饼15与反冲液一起通过滤饼排出阀18排出至过滤器外。
为了减少反吹时排出的滤饼中的液含量,在液相反冲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气体反向冲刷卸料法,其过滤及反冲的过程如图2所示,打开进液阀21,贮液池中的固液混合物通过进液泵22进入过滤器的滤网23的内侧,固液混合物中的液相和粒径小于滤网23的孔径的固相物通过滤网23形成滤清液,滤清液从滤清液排出阀24排出。反冲时,关闭进液阀21和滤清液排出阀24,打开反吹阀27以向过滤器的滤网23的外侧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进入滤网23的内侧并将位于滤网23内侧的滤饼25从滤网23上冲落,冲落的滤饼25通过滤饼排出阀28排出至过滤器外。
经过反吹液或压缩空气反向冲刷后,过滤器重新具备了过滤的功能。但是,上述两种方式需要为系统配置专用反冲水泵和配套的管路或者压缩空气生成或存储的装置,无疑增加了设备成本以及操作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反吹过滤器结构复杂、操作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蓄能反吹过滤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设备造价以及运行费用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蓄能反吹过滤器,由一动力提供装置供给原液,包括本体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本体的原液进入阀、滤清液排出阀和滤饼排出阀,所述本体内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将所述蓄能反吹过滤器的内部分为原液空间和滤清液空间,所述动力提供装置与所述原液进入阀相连接,所述原液进入阀和所述滤饼排出阀分别与所述原液空间相通,所述滤清液排出阀与所述滤清液空间相通,其中,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本体上的空气压缩蓄能件,所述滤饼排出阀于过滤前打开以自然填充空气于所述蓄能反吹过滤器的内部,所述空气压缩蓄能件单独或与所述本体共同形成一蓄能空间,填充于所述蓄能反吹过滤器的内部的空气于过滤时被压缩蓄能并封闭于所述蓄能空间。
上述的蓄能反吹过滤器,其中,所述空气压缩蓄能件为筒状件,所述筒状件围绕所述滤网的外侧设置,所述筒状件将所述滤清液空间分为相连通的第一滤清液空间和第二滤清液空间,所述第一滤清液空间环绕所述滤网,所述滤清液排出阀与所述第二滤清液空间相通,所述第二滤清液空间的上部为所述蓄能空间。
上述的蓄能反吹过滤器,其中,所述筒状件包括筒体和连通所述第一滤清液空间和所述第二滤清液空间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下部。
上述的蓄能反吹过滤器,其中,所述本体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滤清液排出阀相通的滤清液排出口,所述连通孔的高度与所述滤清液排出口的高度一致。
上述的蓄能反吹过滤器,其中,所述连通孔为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筒体的同一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80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