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口径榴弹弹丸退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6764.6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4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力俊;史阳东;杨建民;李宗贤;左乾县;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0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1A15/00 | 分类号: | F41A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陈小霞 |
地址: | 71209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径 榴弹 弹丸 退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炮试制试验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大口径用榴弹弹丸退弹器。
背景技术
新型火炮在试制试验过程中,因突发状况或火炮自身故障等原因,无法完成正常的射击试验,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火炮操作人员将已安装入膛的弹丸从火炮药室中取出,以确保人员及火炮的安全。以世界各军事强国竞相发展的热点陆军装备—155mm加榴炮为例,其弹丸质量为55Kg,当弹丸的紫铜弹带挤入膛线后,受挤进压力和身管内壁因热胀冷缩产生塑性变形的共同作用,在火炮发生故障或其他原因无法完成射击时,操作人员很难将弹丸从药室中取出。结合火炮药室结构的特点,一般需借助退弹工具,按照炮口向炮尾方向,在身管内大力撞击弹丸已取出弹丸。原有的退弹工具由弹丸卡环和带有漏斗型接头的擦炮杆两部分组成,漏斗形接头可以避开弹丸引信,通过撞击弹丸卡环的圆环面迫使弹丸退出药室,但由于原有的退弹工具质量较轻且在撞击弹丸卡环时易跑偏,操作人员往往费了很大体力都无法取出弹丸,漏斗型接头在撞击过程中易跑偏撞击到引信头,还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在火炮试制试验阶段,设计一种安全便捷的大口径榴弹弹丸退弹器,已成为火炮研发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大口径榴弹弹丸退弹费时费力不安全情况,提供一种大口径榴弹弹丸退弹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口径榴弹弹丸退弹器包括弹丸卡帽、前配重盒、连接销、后配重盒、转接头。所述的前、后两个配重盒内部的腔体用来存放配重物,配重物可以根据现场的环境选取沙土、石块等材料;前、后配重器通过连接销连接起来;后配重盒和转接头通过螺纹联接在一起,转接头的底端留有与擦炮杆连接的内螺纹。退弹器在使用时,先将弹丸卡帽从炮口处放入身管内,通过擦炮杆把弹丸卡帽推到身管内的药室部并抵住弹丸,使弹丸卡帽前端面的盲孔边和榴弹弹丸弹头部的圆弧面可靠接触。连接销用来连接并固定前、后配重盒和转接头,转接头与擦炮杆通过螺纹连接使配重盒、转接头形成一个整体,火炮操作人员通过使用擦炮杆与弹丸卡帽撞击的巨大动量,迫使弹丸退出火炮药室。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实用新型的大口径榴弹弹丸退弹器使用了分离的弹丸卡帽,弹丸卡帽上前端面的盲孔边能快速地、可靠地避开弹丸引信卡住弹丸前端的圆弧面,弹丸卡帽的前端面盲孔具有身管内的定心功能,后端面提供撞击作用面,具有一件多用的功能。该弹丸卡帽结构简单,原理易行,有利于提高退弹器的寿命和可靠性。
(二)本实用新型中退弹器的前、后配重盒部件,采用了中空的腔体结构,有效的降低了部件质量,大大降低运输重量。其内部腔体存放的配重物,可以根据试验现场的环境选取材料,提高了该退弹器的环境适用性。
(三)本实用新型中退弹器的连接头用来联接擦炮杆,转接头的受力面是和后配重盒接触的圆环面,转接头的螺纹只起连接作用,大大提高了转接头的寿命。通过借用现有擦炮杆,有效降低了该退弹器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配重盒与转接头联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大口径榴弹弹丸退弹器包括弹丸卡帽、配重盒、连接销、转接头。下面将详细介绍机构的组成及相互作用关系。
如图1所示,弹丸卡帽1与前配重盒2、连接销3、后配重盒4、转接头5组合的整体是分离的。退弹器在使用时,先将弹丸卡帽1从炮口处放入身管内,通过擦炮杆把弹丸卡帽1推到身管内的药室部并抵住弹丸,使弹丸卡帽1前端面的盲孔边和榴弹弹丸前端的圆弧面可靠接触,弹丸卡帽1后端面为撞击工作面。其中弹丸卡帽1前端面盲孔的直径和深度尺寸大于榴弹弹丸顶端的引信尺寸,并留有安全余量。退弹器的外径和身管内径保留足够的空隙。
根据图2所示,前配重盒2和后配重盒4通过连接销3将前、后配重盒固定在一起,前配重盒2和后配重盒4内部的腔体用来存放配重物配重盒的腔体用来存放配重物,配重物可以根据试验现场的环境选取沙土、石块等材料。
根据图3所示后配重盒4和转接头5通过螺纹联接在一起,转接头5底端的内螺纹与擦炮杆外螺纹连接,使配重盒、转接头形成一个整体。转接头的受力面是和后配重盒接触的圆环面A面,转接头的螺纹只起连接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工业第二0二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工业第二0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67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弹性抗弹混杂复合材料
- 下一篇:集流管组件及具有其的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