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速电动漂移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15594.X | 申请日: | 2015-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6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立创玩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K9/00 | 分类号: | B62K9/00;B62M6/9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刘兴耿 |
| 地址: | 523561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 电动 漂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变速电动漂移车。
背景技术:
儿童电动车主要指的是儿童可驾驶可坐的一类由电机驱动的玩具车,目前市场上儿童电动车主要有以下几类: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电动工程车。电动汽车多数带有遥控器,由于有包围式的座位,一般不容易从车上摔下来,1岁以上的可以独立乘坐但还不懂控制的儿童可以由家长使用遥控器进行控制,等小孩到了2岁左右可以自行控制的时候,就可以由小孩使用儿童电动车的油门踏板自行控制,但是此种儿童车的车速都较慢,再年长一点的儿童,不会再喜欢使用此种电动车,对其来说,无趣味性可言,因为现有的儿童电动车主要有以下缺陷:
1、车身较为笨重,移动不方便,而且车速慢,趣味性低;
2、只能单纯的前后移动,并且向左或向右小方位移动;
针对上述问题,本人提出一种变速电动漂移车,能够适合年长一些的儿童使用,增强电动车的趣味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速电动漂移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变速电动漂移车,包括:一车架,车架上安装有座椅、前轮、漂移后轮组、脚踏开关以及控制操作杆,前轮安装于车架的前端;漂移后轮组通过一从动架安装于车架的末端;该从动架包括:套筒以及设置于套筒内的枢接轴,套筒固定安装于车架的末端,漂移后轮组安装于枢接轴的两端;所述的控制操作杆的杆体枢接于车架上,控制操作杆的末端通过转向连杆与套筒连接,通过该控制操作杆控制漂移后轮组摆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车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以及连接于两者间的变向架;后支架的前端嵌入变向架并通过螺钉固定,前支架的前端连接于变向架,其末端连接有前轮,于变向架和前支架连接处安装有一防护车壳。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前支架前端安装有一个前轮,于前轮的两侧安装有齿轮箱,齿轮箱连接于前轮轮心,齿轮箱提供整车牵引力,齿轮箱通过一固定件固定安装于前支架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后支架上安装有电池箱,于电池箱的正面开设一凹位,于该凹位上放置一座板以形成所述的座椅;电池箱内安装有电池。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池箱顶端开设有端面开设一电池盖,电池通过该电池盖安装于电池箱内,其内面设置有电源开关板以及充电接口,电池与电源开关板和充电接口电性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后支架于座椅的前下方安装有一脚踏板,该脚踏板通过一连接件稳固安装于后支架上,且于脚踏板上设置有所述的脚踏开关。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控制操作杆包括:分设于车架两侧的左操作杆和右操作杆,左右操作杆的末端连接有转向连杆,转向连杆的末端形成一钩部并限位于套筒上,令左右操作杆前后摆动时带动套筒摆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套筒上成型有一连接部,连接部具有上下板面,后支架的末端插入上下板面之间,上下板面与后支架间通过螺栓连接,令套筒在控制操作杆的驱动下绕连接处摆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左操作杆或右操作杆上设置有加速开关。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漂移后轮组包括:枢接于枢接轴两端的左驱动轮和右驱动轮,该左、右驱动轮直径小于前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结构简洁,外观大方;
2、座椅和电源合二为一的设计,节约产品成本,使整车具有科技感和观赏性;
3、本实用新型相对原有的电动车,更具趣味性,适合年纪稍大的儿童使用,具有加速装置,能够满足儿童对刺激性的追求,并且通过左右操作杆,在安全的范围内能够实现一定距离的漂移,使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3所示,一种变速电动漂移车,其为三轮变速电动漂移车,包括:车架1,车架1上安装有座椅2、前轮3、漂移后轮组4、脚踏开关5以及控制操作杆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立创玩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立创玩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55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纳材料力学性能检测结构
- 下一篇:一种垃圾风力重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