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让压膨胀锚杆套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15397.8 | 申请日: | 2015-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3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尚黎明;李廷春;杜贻腾;吕连勋;陈佃浩;吴帅;徐开山;段会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膨胀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巷道、边坡、基坑、隧道支护用的锚杆,尤其涉及一种让压膨胀锚杆套管。
背景技术
在地下工程支护、边坡支护、基坑支护、隧道工程支护等加固工程中,需要用大量锚杆对土体或岩层进行加固以防止地层因变形失稳而危及生产安全,锚杆能够调动围岩的自承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岩体的稳定性。
目前大部分矿山及岩土工程中常见的普通锚杆,虽然在支护工程中能起到调动围岩自承能力的作用,但是,在深部高地应力、破碎软弱岩体较多的复杂地质条件下锚固效果不理想,主要体现在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不足,不能适应围岩变形,容易出现脱锚、断锚等锚杆失效的现象。为克服传统锚杆的不足,在工程应用中出现了一些在既有一定变形能力又能保持一定抗力的锚杆。如专利CN201943725U,通过摩擦套筒与锚杆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适应围岩大变形,但是仅靠杆体与摩擦套筒之间的摩擦所提供的支护力略显不足;专利CN204113316U,靠间隔分布的螺旋杆段来吸收围岩的变形,虽然该种锚杆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但是在变形过程中不能保证对围岩提供恒定阻力。综上所述,现有传统锚杆对于高围压条件下的工程支护难以达到恒阻大变形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锚杆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让压膨胀锚杆套管,有效提高了锚杆的锚固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让压膨胀锚杆套管,包括连接盘、反力杆、反力盘、和压缩膨胀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盘上下两侧分别加工有带有内螺纹的锚杆连接孔和反力杆连接孔;所述的反力盘上加工有直径大于反力杆的圆孔;所述的反力杆两端加工有外螺纹,反力杆穿过反力盘上的圆孔和压缩膨胀套筒,其一端与连接盘通过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反力盘通过螺母连接将压缩膨胀套筒固定在两反力盘中间。
为了更好地实现让压膨胀,所述的压缩膨胀套筒上加工有等间距分布的通透缝隙,当套筒所受压力达到一定值时会产生压缩膨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将锚杆受到的部分拉力转化为压缩膨胀套筒所受的压力,拉压结合提高了锚杆的变形能力。
2、压缩膨胀套筒所受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发生压缩膨胀,在起到让压作用的同时还增大了锚杆与周围岩体的摩擦力,有效地提高了锚杆的承载能力。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不影响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让压膨胀锚杆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让压膨胀锚杆套管的a-a剖面图。
图例说明:1-锚杆;2-连接盘;3-反力盘;4-压缩膨胀套筒;5-反力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让压膨胀锚杆套管,包括连接盘2、反力杆5、反力盘3、和压缩膨胀套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盘2上下两侧分别加工有带有内螺纹的锚杆连接孔和反力杆连接孔;所述的反力盘上加工有直径大于反力杆5的圆孔;所述的反力杆5两端加工有外螺纹,反力杆5穿过反力盘3上的圆孔和压缩膨胀套筒4,其一端与连接盘2通过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反力盘3通过螺母连接将压缩膨胀套筒4固定在两反力盘中间。
为了更好地实现让压膨胀,所述的压缩膨胀套筒4上加工有等间距分布的通透缝隙,当套筒所受压力达到一定值时会产生压缩膨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53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失眠的药枕
- 下一篇:盾构机始发阶段的洞圈止水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