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磁性元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14968.6 | 申请日: | 2015-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5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朱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多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5/04 | 分类号: | H05K5/04;H05K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陈健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磁性 元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元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磁性元器件。
背景技术
常规车载电源磁性元器件在电源模块内对转换器没有做独立的电磁干扰屏蔽,容易影响电源模块内其它的元件;且转换器的输出端与PCB板之间用CP(镀锡铜包钢线)线硬接线,容易出现CP线疲劳断裂。功率转换元件与电源系统整体进行防护,缺少对主要干扰源(功率转换元器件)的防振和电磁干扰屏蔽的独立防护,且整机散热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磁性元器件,旨在解决没有独立的电磁干扰屏蔽,容易影响电源模块内其它元器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载磁性元器件,包括转换器、绝缘导热层和金属外壳,所述绝缘导热层密封包裹于所述转换器外,所述金属外壳包裹于所述绝缘导热层外。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导热层为硅质软胶或环氧树脂胶。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外壳为铝质或铜质外壳。
进一步地,所述转换器的输出端通过三层绝缘软线与PCB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的车载磁性元器件通过在转换器外包裹绝缘导热层和金属外壳,能将转换器与电源模块内的其它元器件从结构上分开,有利于对电磁干扰的屏蔽,且提高了电源模块的防振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磁性元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一种车载磁性元器件,包括转换器101、绝缘导热层102和金属外壳103,绝缘导热层102密封包裹于转换器101外。金属外壳103包裹于绝缘导热层102外。该车载磁性元器件用于电源模块内。
绝缘导热层102为硅质软胶、环氧树脂胶或者其它具有绝缘特性的灌封胶。在防震方面软的硅质胶会比硬的环氧树脂胶相对好些。
金属外壳103为铝质或铜质外壳。金属外壳103具有防震、散热、屏蔽电磁干扰的效果。
转换器101的输出端通过三层绝缘软线(图中未示出)与PCB板(图中未示出)相连接。车载磁性元器件通过固定孔104固定在电源模块内。采用三层绝缘软线将连接头引出,再采用螺丝进行固定,导电的三层绝缘软线可以做成“C”型,这样可以不用承受力,可靠性的防震测试将会更好。
该车载磁性元器件一般用于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装置上,也可以用于具有防振要求的生产和测试设备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磁性元器件通过在转换器101外分别密封包裹绝缘导热层102和金属外壳103,从而将转换器101与电源模块内的其它元器件从结构上分开,对转换器101做独立的电磁干扰屏蔽,降低了转换器101对其它元件的干扰,提高了电源模块的防振可靠性。转换器101以金属外壳103为本体向四周散热,散热体积较单独的转换器101本体大,散热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49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