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称量的汞触媒投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3701.5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9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武斌;张彬;易南;王良栋;何家明;李松;周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重力科技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地址: | 554001 贵州省铜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称量 触媒 投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汞触媒的投料装置,特别是一种可称量的汞触媒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含汞触媒回收的方法主要分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是用碱处理触媒,使触媒上吸附的汞转变为HgO,在加热焙烧使HgO分解生成汞蒸气,最后冷凝回收;而湿法是用NaCl盐酸溶液处理废触媒,使HgCl2形成Na2(HgCl4)复盐而被洗脱,再用甲醛将此复盐还原成金属汞,进行回收,处理过的废触媒再吸附HgCl2,用于生产。湿法易于上马,设备要求不高,实施比较容易,但其HgCl2回收率只能达到60%,所以常采用的废触媒回收一般为干法。
在干法废汞触媒的回收中,第一步就是需要将废汞触媒投放在盛有碱液(NaOH)的预处理池内,通过碱液将废汞触媒内的HgCl2反应生成HgO沉淀,传统的投放方式是通过人工手动完成的,即工人将堆积在一起的废汞触媒用铲子或转运车将废汞触媒逐渐投放到预处理池内,显然存在速度慢、效率低等问题,且人工搬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不仅增大了人工的劳动强度还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此外,废汞触媒中部分Hg会挥发形成汞蒸气,工人长时间在含有汞蒸气的环境中工作,容易产生汞中毒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预处理池内盛放的碱液是有一定量和浓度的,需要专门针对碱液投放适量的废汞触媒,即投放时需要进行称量处理,传统的方式是通过称重后人工再将废汞触媒投入到料箱中,显然这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综上所述,传统的汞触媒投放方式中,存在速度慢、效率低等问题,容易产生汞中毒,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称量的汞触媒投料装置。它不仅投放汞触媒的速度快、效率高,而且不容易产生汞中毒,还可以自动对进料进行称量,节省人力和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称量的汞触媒投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料箱,料箱的下方设有出料口,料箱内设有支板,支板的上方设有导管,导管穿过固定板与进料装置连接;支板的上方还设有进料门,进料门通过弹簧与固定板连接,进料门上连接有称重装置;所述的称重装置包括进料框,进料框的底部与一个支撑杆内的传重杆连接,传重杆通过杠杆与另一个支撑杆外的滑套连接;进料框上还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下方设有倾斜的木板,木板上连接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电机连接;所述传重杆上设有刻度;所述滑套上设有进料框。
前述的可称量的汞触媒投料装置中,所述的称重装置的下方设有支撑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料箱上设有进料门,进料门内设有进料框,只需将汞触媒投入到进料框内,然后将称重装置推入料箱即可实现对汞触媒的投料,投料速度快、效率高;在称重装置与料箱之间还设有进料门,进料门通过弹簧与固定板连接,当未进料时,弹簧自身的弹力将进料门关闭,当受到推力的时候,称重装置将进料门推开,汞触媒从称重装置内的进料框中掉到倾斜的木板上,通过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使木板左右晃动,将汞触媒送到料箱内,进料门推开后又被称重装置给堵上,使料箱与外部的缝隙很小,不容易产生汞中毒;在称重装置中,汞触媒放入进料框中,当进料框和汞触媒的重量到达指定的重量时,压缩一边的支撑杆内的传重杆,传重杆通过杠杆的作用将另一个支撑杆上的滑套撑起,使进料框倾斜,汞触媒从进料框中掉到倾斜的木板上,实现了自动对汞触媒进行称量,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投料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未投料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木板与电机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支撑架,2-料箱,3-出料口,4-支板,5-称重装置,6-固定板,7-导管,8-弹簧,9-进料框,10-进料装置,11-滑套,12-传重杆,13-支撑杆,14-杠杆,15-进料门,16-支撑板,17-木板,18-进料口,19-第一连接杆,20-第二连接杆,21-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重力科技环保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重力科技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37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供水换热装置
- 下一篇:室内顶部墙壁用抹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