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病人术后尿常规试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13078.3 | 申请日: | 2015-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8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杨润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L3/14 | 分类号: | B01L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01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病人 术后 尿常规 试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人术后尿常规试管,属于尿常规试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病人在做胆结石、肿瘤、前列腺以及泌尿系等手术后,大多数病人都会插上尿管,再连接一个尿袋。在这期间,如果对病人进行尿常规检查时,为了取得最新的尿液,就需要将尿袋上的软管捏住,使软管不能通尿液,等病人有想撒尿的感觉时(俗称憋尿),再将软管与尿管分离,将尿管直接放置在试管内进行接尿,在此过程中,有时候需要等很久,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而且对于刚做完手术的病人来说憋尿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大大影响了病人的心情,常用的尿常规试管包括试管本体,在试管本体顶部设置有一口径为30mm左右的外螺纹管,在外螺纹管上再套上一个密封盖。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病人术后尿常规试管,其结构简单,做尿常规检查时,术后的病人接尿非常方便,避免了憋尿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干净卫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病人术后尿常规试管,包括试管本体,在试管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进尿的第一外螺纹管,第一外螺纹管上套有与之螺纹配合的第一密封盖,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密封盖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管结构形状完全相同的第二外螺纹管,在第二外螺纹管内部的第一密封盖上竖直穿装有上下相通的进尿管和排气管,进尿管上连接有软管,软管的进口处连接有与病人的尿管相连接的接头,第二外螺纹管上套有与之螺纹配合的第二密封盖;连接有接头的软管盘绕在第二外螺纹管内。
为了进一步方便使用,优选所述排气管上端的出气端连接有口哨。在排气管上连接一个口哨(口哨为现有已经技术,小孩子经常玩的玩具之一,轻轻一吹就会发出声音),当有气体通过时,口哨就会响,从而提醒相关人员进行观察,当试管本体内的尿液越来越多时,排气管排出的空气也就会越来越少,口哨的声音也会逐渐减弱,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为了进一步确保使用时的清洁卫生,优选所述第一密封盖内顶部固定有第一海绵层。如果第一外螺纹管管口有尿液时就会被第一海绵层吸收。
为了进一步确保使用时的清洁卫生,优选所述第二密封盖内顶部固定有第二海绵层。如果第二外螺纹管管口有尿液时就会被第二海绵层吸收。
为了合理控制成本以及方便连接,优选所述软管的长度为40mm至50mm。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优选所述进尿管下部的出口低于排气管下部的进气口。
进一步为了合理管制生产成本,优选所述第一海绵层厚度为10mm至20mm。
进一步为了合理管制生产成本,优选所述第二海绵层厚度为10mm至20mm。
为了方便组装,降低成本,优选所述进尿管与第一密封盖为螺纹连接。在应用时还可以制作成整体结构。
为了方便组装,降低成本,优选所述排气管与第一密封盖为螺纹连接。还可以制作成整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病人术后尿常规试管,其结构简单,做尿常规检查时,术后的病人接尿非常方便,避免了憋尿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密封盖2、第一外螺纹管3、试管本体4、第二海绵层5、接头6、软管7、口哨8、排气管9、第一海绵层10、进尿管11、第二外螺纹管12、第二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病人术后尿常规试管,包括试管本体3,在试管本体3上设置有用于进尿的第一外螺纹管2,第一外螺纹管2上套有与之螺纹配合的第一密封盖1,在第一密封盖1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管2结构形状完全相同的第二外螺纹管11,在第二外螺纹管11内部的第一密封盖1上竖直穿装有上下相通的进尿管10和排气管8,进尿管10上连接有软管6,软管6的进口处连接有与病人的尿管相连接的接头5,第二外螺纹管11上套有与之螺纹配合的第二密封盖12;连接有接头5的软管6盘绕在第二外螺纹管1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未经重庆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30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