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然循环余热锅炉设备的预热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2374.1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3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黄聪仕;王言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国冶冶金水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1/08 | 分类号: | F22B31/08;F23J15/06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5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 循环 余热 锅炉 设备 预热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道式余热锅炉的预热机构。具体涉及烟道式余热锅炉混合循环系统的一种预热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烟道式余热锅炉循环系统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自然循环系统,第二类是强制循环系统,第三类是混合循环系统,即一部分受热面是强制循环,另一部分受热面是自然循环。
烟道式余热锅炉混合循环系统中,烟道式余热锅炉受热面(汽化烟道)通常直径较大(2-4m),并且长度较长(约30-50m),因而在锅炉启动前对系统进行预热的难度较大,尤其是对自然循环部分的预热。现有的处理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开炉前添加木材,焦炭等燃料在炉内预热,第二种:直接生产,通过控制冶炼强度来控制预热速度。
其中第一种方式,由于汽化烟道直径大,长度长,热源与受热面距离差别太大,通常预热效果不明显;第二种方式,由于钢水的温度都在1500℃以上,实际的预热速度很难控制,因此这种预热方式对设备的损伤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然循环余热锅炉设备的预热机构,利用烟道式余热锅炉系统内热水循环泵单元的动力,分流一部分汽包的热水到自然循环受热面,达到对自然循环部分预热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然循环余热锅炉设备的预热机构,包括强制循环烟道和自然循环烟道,强制循环烟道连接有强制循环设备下联箱组和强制循环设备上联箱组,自然循环烟道连接有自然循环设备下联箱组和自然循环设备上联箱组,自然循环余热锅炉设备的预热机构还包括汽包,汽包连接有热水循环泵单元,热水循环泵单元通过流量计连接强制循环设备下联箱组,其特征在于:热水循环泵单元还通过预热旁通管路连接自然循环设备下联箱组。
预热旁通管路上安装有旁通管路阀门。
汽包还通过自然循环下降管路连接自然循环设备下联箱组;强制循环设备上联箱组通过强制循环上升管路连接汽包;自然循环设备上联箱组通过自然循环上升管路连接汽包。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根据混合循环式烟道余热锅炉系统的特点,在热水循环泵单元出口的下降管路与自然循环部件的下联箱间设预热旁通管路,系统启动前,利用热水循环泵单元的动力分流部分热水到自然循环受热面,达到对自然循环部分进行预热的目的,预热效果更好,而且预热过程更易于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本实施例包括强制循环烟道8和自然循环烟道11。强制循环烟道8的下端设有强制循环设备下联箱组7,上端设有强制循环设备上联箱组9。自然循环烟道11的下端设有自然循环设备下联箱组10,上端设有自然循环设备上联箱组12。
本实施例还包括汽包1,汽包1通过强制循环下降管路2连接热水循环泵单元3,热水循环泵单元3通过流量计15连接强制循环设备下联箱组7。热水循环泵单元3还通过预热旁通管路4连接自然循环设备下联箱组10,预热旁通管路4上安装有旁通管路阀门5,可以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预热旁通管路4。
汽包1还通过自然循环下降管路6连接自然循环设备下联箱组10。强制循环设备上联箱组9通过强制循环上升管路13连接汽包1。自然循环设备上联箱组12通过自然循环上升管路14连接汽包1。
汽包1内的饱和水通过强制循环下降管路2,再经过热水循环泵单元3增压,到达强制循环设备下联箱组7,饱和水经强制循环设备下联箱组7均匀分配给强制循环烟道8的受热面,饱和水在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后,部分汽化成饱和蒸汽与剩下的饱和水形成汽水混合物,在强制循环设备上联箱组9中汇集并经过强制循环上升管路13返回到汽包1,汽水混合物在汽包1中进行汽水分离,蒸汽从主蒸汽出口送出,分离出的饱和水继续进行循环。
汽包1内的饱和水通过自然循环下降管路6,到达自然循环设备下联箱组10,饱和水经自然循环设备下联箱组10均匀分配给自然循环烟道11的受热面,饱和水在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后,部分汽化成饱和蒸汽与剩下的饱和水形成汽水混合物,在自然循环设备上联箱组12中汇集并经过自然循环上升管路14返回到汽包1,汽水混合物在汽包1中进行汽水分离,蒸汽从主蒸汽出口送出,分离出的饱和水继续进行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国冶冶金水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国冶冶金水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23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