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光滑内壁管材的内径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2200.5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7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叶序龙;王振华;陈灿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13 | 分类号: | G01B7/1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光滑 内壁 管材 内径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内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测量管道内径多用内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是利用螺旋副原理对主体两端球形测量面间分隔的距离,进行读数的通用内尺寸测量工具。
内径千分尺在测量及其使用时,必需用尺寸最大的接杆与其测微头连接,一次顺序接到测量触头,以减少连接后的轴线弯曲;侧量时应看测微头固定和松开时的变化量。在日常生产中,用内径尺测量孔时,将其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撑在被测表面上,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内摆动,找出最小尺寸,然后拧紧固定螺钉取出并读数,也有不拧紧螺钉直接读数的。
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内径尺寸时比较复杂,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批量生产的需要,尤其是大直径管道的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径测量装置,能够对光滑内壁管材的内径进行准确测量,并且测量过程简单便捷,测量结果精确直观。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光滑内壁管材的内径测量装置,包括:伞柄和触柄;
所述伞柄上设有一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在同一水平面设有三个互成120°的第一旋转节点,所述第一旋转节点与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枢接;
伞柄上还设有一可沿伞柄长度方向滑动的电子测长装置,所述电子测长装置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旋转节点对应的第二旋转节点,所述第二旋转节点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枢接;
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触柄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测长装置具有一旋紧螺母,旋转所述螺母使螺母的一端与伞柄顶抵,使得电子测长装置固定。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伞柄上具有一刻度尺,所述固定装置的下端面与刻度尺的0刻度线平齐。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触柄与所述伞柄平行。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伞柄为圆柱形的长杆,所述长杆的侧面具有一与所述旋紧螺母顶抵配合的缺口平面;所述长杆的底面半径为10mm,长度为300mm。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长度为300mm,第二连接杆的长度为400mm。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管材的内径d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l为电子测长装置与0刻度之间的距离。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光滑内壁管材的内径测量装置,通过拉动电子测长装置使得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连动,形成伞形打开的状态。当触柄与管径内壁顶抵贴合时,通过电子测长装置测量出电子测长装置与0刻度之间的距离,即可通过公式计算出管径内壁的直径。测量结果精确,测量过程也非常简单,直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2,一种用于光滑内壁管材的内径测量装置,包括:伞柄1和触柄15;
所述伞柄1上设有一固定装置11,所述固定装置11在同一水平面设有三个互成120°的第一旋转节点,所述第一旋转节点与第一连接杆12的一端枢接;
伞柄1上还设有一可沿伞柄长度方向滑动的电子测长装置13,所述电子测长装置1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旋转节点对应的第二旋转节点,所述第二旋转节点与第二连接杆14的一端枢接;
所述第一连接杆12和第二连接杆14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触柄15连接。所述触柄15与所述伞柄1平行。
所述电子测长装置13具有一旋紧螺母131,旋转所述螺母131使螺母的一端与伞柄1顶抵,使得电子测长装置13固定在需要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2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毂轴承外圈沟位测量设备中上型浮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测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