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寄生性昆虫饲养寄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11833.4 | 申请日: | 2015-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0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徐林波;石磊;闫志坚;刘爱萍;韩海斌;闫丽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寄生 昆虫 饲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昆虫饲养装置,具体涉及寄生性昆虫饲养寄生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昆虫(螨)、有益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技术,是当前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该技术源于自然,应用于自然,具有安全、有效、无残留等诸多优点,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所不能比的。在我国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天敌昆虫作为重要的生防作用物之一,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天敌昆虫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控制害虫种群的重要因子,利用天敌昆虫防控农林害虫是安全有效的害虫防治策略和实现大幅度降低化学农药使用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害虫管理发展的方向。
寄生性昆虫作为天敌昆虫的主要类群,是多种农林害虫的天敌。寄生性昆虫产卵于害虫体内或体外,孵化的幼虫汲取害虫体液或组织,从而最终杀死将害虫。大规模人工生产寄生性昆虫并将其释放到田间用实现对害虫的控制,是进行生物防治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寄生性昆虫的饲养、寄生繁殖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也是能否将寄生性昆虫投入实际应用的前提。在室内养殖寄生性昆虫时,需要将寄生性昆虫放置在一个封闭、通风的装置中,供其实现生长发育、产卵寄生等行为。然而,一直以来,寄生性昆虫的饲养繁殖中存在着许多技术难题。当前实验室采用的饲养、寄生器具主要包括:指型管、养虫笼(箱、缸)等。指形管空间狭小,只能用于昆虫单独或少数个体的饲养,不能进行寄生、繁殖;养虫笼(箱、缸)则是用一方形钢架、木框制结构或玻璃缸,处附尼龙网,使用时将寄蝇或寄生蜂等寄生性昆虫和寄主昆虫放入,补充食物。此类饲养器所占用空间较大,使用起来既不方便,又不利于观察,效率较低,并且还容易造成天敌昆虫的逃逸。
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操作简单、易于观察的用于饲养寄生性昆虫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易于观察的寄生性昆虫饲养寄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寄生性昆虫饲养寄生装置,包括透明、方形、封闭的盒体,所述盒体的左侧面的中部设置有通孔,左侧面上设置有封闭该通孔的透气网,所述盒体的右侧面设置有侧门,所述侧门的中部设置有通孔,侧门上设置有封闭该通孔的透气网,所述盒体的顶面设置有喂食门,所述盒体内设置有悬挂绳,该悬挂绳位于所述喂食门的旁侧,悬挂绳的上端与所述顶面连接,悬挂绳的下端设置有脱脂棉球。
所述盒体的顶面设置有喂食口,所述盒体的上端面于所述喂食口的周缘设置有“C”字形限位框,该“C”字形限位框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限位挡条,这两条限位挡条的上端连接有一条垂直于这两条限位挡条的小限位横梁,所述喂食门为方形板状,喂食门设置于小限位横梁与两条限位挡条之间。
所述喂食门的上端面边缘对应于所述限位挡条设置有挡块。
所述盒体的右侧面设置有右侧板,右侧板设置有门洞,所述右侧板的外侧面于门洞的周缘设置有“U”字形限位框,“U”字形限位框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限位挡条,这两条限位挡条的上端连接有两条垂直于这两条限位挡条的大限位横梁,所述侧门为方形板状,侧门位于两条限位挡条与两条大限位横梁之间。
所述盒体的底面上设置有滤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饲养、繁殖寄生性昆虫,它具有结构合理、易于加工、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方便观察及易于推广的优点,适用于多种寄生性天敌昆虫的饲养、寄生和繁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盒体;2-侧门;3-通孔;4-透气网;5-喂食口;6-“C”字形限位框;7-喂食门;8-挡块;9-悬挂绳;10-脱脂棉球;11-右侧板;12-门洞;13-“U”字形限位框;14-小限位横梁;15-大限位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寄生性昆虫饲养寄生装置,包括透明、方形、封闭的盒体1,盒体1的左侧面的中部设置有通孔3,左侧面上设置有封闭该通孔3的透气网4,盒体1的右侧面设置有侧门2,侧门2的中部设置有通孔3,侧门2上设置有封闭该通孔3的透气网4,盒体1的顶面设置有喂食门7,盒体1内设置有悬挂绳9,该悬挂绳9位于喂食门7的旁侧,悬挂绳9的上端与顶面连接,悬挂绳9的下端设置有脱脂棉球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18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黑水虻养殖床
- 下一篇:一种用于鱼类生产的暂养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