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泵机组位移自动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1037.0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4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钱光辉;刘澜沧;张镇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斯流体控制(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组 位移 自动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机组位移自动调节装置,尤其适用于因设备进出口管路膨胀或其他原因所造成的易产生偏移的泵机组,属于泵体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泵机组设备在使用时,由于泵的进口及出口会因管路膨胀或其他原因从而产生一个与泵机运作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为了克服这一作用力所造成的泵机组偏移,现行的解决方式是通过地脚紧固件将泵机组设备直接与地基相连接,从而进行固定。
但是现行的这种固定方式又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由于泵机组设备直接与地基进行刚性连接固定,且其连接装置仅为地脚紧固件,缺乏必要的减震与滑动装置,所以在使用过程中极易造成泵机组基座及泵机的磨损或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此外,由于泵机组采用刚性连接的方式,所以在泵机组的工作过程中其产生的物理震动会直接反馈到泵机组上,从而造成泵机组的使用寿命降低,工作效率下降,维修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适用于易偏移泵机组的泵机组位移自动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泵机组位移自动调节装置,设置在泵机组设备底座与地基之间,用于泵机组与地基间的固定,所述装置包括减震部件及滑动部件;所述减震部件包括设置在泵机组设备底座下方的弹簧减震器组件;所述弹簧减震器组件下端固设有一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的下方对应设置有一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借助地脚紧固件固定设置在地基上方,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包括固设在上连接板下端的上滑板、以及固设在所述下连接板上端的下滑板,所述上滑板与下滑板可滑动地触接。
优选地,所述弹簧减震器组件的上端部借助螺栓紧固件与泵机组设备底座的下端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连接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一上凹槽,所述上滑板镶嵌于所述上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下连接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下凹槽,所述下滑板镶嵌于所述下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上滑板与下滑板两者的接触面上覆设有耐磨层。
优选地,所述耐磨层为渗碳石墨的聚四氟乙烯层。
本实用新型突出效果为:本新型通过在连接装置中加入了减震、滑动部件的方式,有效地克服了来自泵机进口及出口管路热膨胀或其他原因所造成的泵机偏移;减少了来自泵机进口和出口管路反作用力对泵机设备所造成的刚性破坏,大大降低了泵机组振动对泵机本体的损耗,延长了泵机组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维护成本。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泵机组位移自动调节装置,所述泵机组位移自动调节装置设置在泵机组1设备底座与地基3之间,用于泵机组1与地基3间的柔性固定。
所述泵机组位移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减震部件及滑动部件。所述减震部件包括设置在泵机组1设备底座下方的弹簧减震器组件21;所述滑动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减震部件下方的上滑板24及下滑板25。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所提供的仅为实际操作中效果最佳的实施例,除了这种设置方式之外,当所述滑动部件设置在减震部件上方时同样可以满足使用需求。
所述弹簧减震器组件21的上端部借助螺栓紧固件22与泵机组1设备底座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减震器组件21内设置有若干根高强度弹簧,用以支撑组件上方的泵机组,同时可以抵消当泵机组1工作时所产生的垂直方向的作用力。所述弹簧减震器组件2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一上连接板23;相对应的,所述上连接板23的下方设置有一下连接板26,所述下连接板26借助地脚紧固件27紧密固定在地基3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斯流体控制(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福斯流体控制(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10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