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电池的注液孔焊接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10595.5 | 申请日: | 2015-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9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法;温裕乾;阳超;张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注液孔 焊接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的注液孔焊接组件。
背景技术
在二次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在完成注液工序之后,需要将壳体顶盖上的注液孔进行激光密封焊接,以防止电解液的泄漏。
相关技术中,如图1和2所示,具体实施过程是先用T型密封钉塞住注液孔20,防止电解液溢出污染焊缝,之后对残留在焊接区域表面的电解液进行清洁,最后将密封盖板40和注液孔20的焊接部位400用激光满焊的方式来密封,焊接完形成满焊焊缝。
焊接过程中由于冷热收缩会产生应力,焊接应力得不到释放会残留在焊缝中,且焊缝属于平面环状焊缝,焊接应力集中现象更加明显,当焊接应力达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焊缝开裂,产生焊接裂纹。目前满焊焊缝因焊接应力导致的裂纹至今未彻底解决,尤其微小的裂纹不易检出,很容易造成漏液,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裂纹产生的机理:焊接的热效应导致焊缝内产生焊接内应力,满焊过程中,当焊缝含有较多的低熔点杂质时,杂质容易富集在焊缝中心位置,形成液态薄膜,在较大的拉伸应力作用下焊缝会开裂,形成裂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的注液孔焊接组件,能够有效防止焊接裂纹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的注液孔焊接组件,包括壳体顶盖、注液孔、密封盖板以及应力释放结构,所述注液孔开设于所述壳体顶盖上,且从所述壳体顶盖的顶端到底端的方向依次包括装配沉台以及通孔,所述密封盖板收容于所述装配沉台内且不会落入所述通孔中,并且所述密封盖板的上边缘与所述装配沉台的上边缘形成用于进行焊接的焊接部位,所述应力释放结构设置在所述焊接部位的一侧或两侧,且能够释放来自所述焊接部位的应力。
优选地,所述应力释放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盖板上的第一应力释放槽,所述第一应力释放槽沿所述密封盖板的边缘成环状分布。
优选地,所述应力释放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顶盖上的第二应力释放槽,所述第二应力释放槽沿所述装配沉台的边缘成环状分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应力释放槽和/或所述第二应力释放槽距所述焊接部位的最短距离为0.1-1mm。
优选地,所述第一应力释放槽和/或所述第二应力释放槽的截面为矩形、梯形、圆弧形或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应力释放槽和/或所述第二应力释放槽的深度为0.1-5.5mm。
优选地,所述应力释放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顶盖上的环状凸台,所述装配沉台设被所述环状凸台包围。
优选地,所述环状凸台的顶端厚度为0.1-1mm。
优选地,所述环状凸台的高度为0.1-5.5mm。
优选地,所述环状凸台的外侧面与所述壳体顶盖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或钝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二次电池的注液孔焊接组件通过在密封盖板以及装配沉台的焊接部位附近设置应力释放结构,当焊接部位进行满焊焊接后,应力释放结构能够有效释放焊缝附近的应力,防止焊缝产生裂纹。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所提供的二次电池的整体结构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所提供的二次电池的注液孔焊接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带有第一应力释放槽的二次电池的注液孔焊接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带有第一应力释放槽的二次电池的注液孔焊接组件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带有第二应力释放槽的二次电池的注液孔焊接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带有第二应力释放槽的二次电池的注液孔焊接组件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带有环状凸台的二次电池的注液孔焊接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带有环状凸台的二次电池的注液孔焊接组件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同时带有第一应力释放槽以及第二应力释放槽的二次电池的注液孔焊接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同时带有第一应力释放槽以及第二应力释放槽的二次电池的注液孔焊接组件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05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