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纤维管脱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0267.5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3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圣竹;张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德威高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B29C53/80;B29C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纤维 脱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纤维管脱模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风电领域力矩限制联轴器管道制动器上的纤维管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风电领域的力矩联轴器纤维管的制造过程中,纤维与胶水通过混合并通过缠绕机缠绕于芯模上,装入烘箱烘烤一段时间后使纤维紧附于芯模之上。在缠绕过程中,纤维的缠绕力度与胶水的混合比例已达到密切配合,所以附于芯模上的黏着力相当大,并通过烘箱烘烤,使附于纤维上的胶水更加均匀,再加上芯模本身的重量与纤维管制作的长度,因而人工脱模难度大,并且劳动强度也大。对于长度短的纤维管,由人工用榔头轻轻敲打,一步一步挪移才完成生产,不仅损伤芯模,也降低生产效率,增加人工成本;而对于长纤维管的脱模,上述脱模过程则难度更大,耽误生产进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纤维管脱模装置,脱模质量好、脱模效率高,可避免人工敲打脱模而损坏纤维管芯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纤维管脱模装置,包括轨道、支架、动力装置、纤维管牵引装置、拖车、脱模圈,所述支架设置于轨道始端,所述动力装置固定于支架上,所述动力装置和纤维管牵引装置相连,所述脱模圈设置于轨道上,脱模圈两侧的轨道上分别设置有可在轨道上滑行的拖车。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减速箱、电机、制动器,所述减速箱与电机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制动器设于所述联轴器旁,所述减速箱与纤维管牵引装置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管牵引装置包括卷线筒、滑轮,所述卷线筒上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穿过滑轮,一端系于卷线筒上,另一端系于支架上,所述滑轮上固定有挂钩,所述减速箱与卷线筒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与支架周围分布有中间带有通孔的方形小片。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上距离轨道尾端的三分之一处固定有阻挡圈,所述脱模圈同心固定于阻挡圈上。
进一步地,所述拖车上中间位置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上焊有弧形拖举叉。
进一步地,所述脱模圈两侧的轨道上各设有两个以上的拖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进行纤维管脱模时,将附着于芯模上已缠绕好的纤维管从烘烤箱吊装出放在脱模装置的轨道尾部的拖车上,并使芯模突出的部份通过脱模圈,纤维管牵引装置滑轮上的挂钩钩住芯模尾部,通过动力装置的电机带动减速箱,减速箱调速传导给牵引装置的卷线筒,当卷线筒转动时,附着于卷线筒上的钢丝绳带动滑轮移动,脱模圈阻挡芯模移动从而将纤维管从芯模中拖出。上述脱模过程无需人工敲打脱模,劳动强度小,脱模效率高,且避免了由于人工敲打对纤维管芯模的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新型纤维管脱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新型纤维管脱模装置包括包括轨道1、支架2、动力装置、纤维管牵引装置、拖车3、脱模圈4,所述支架2设置于轨道1始端,所述动力装置固定于支架2上,所述动力装置和纤维管牵引装置相连,所述脱模圈4设置于轨道1上,脱模圈4两侧的轨道1上分别设置有可在轨道上滑行的拖车3。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减速箱5、电机6、制动器7,所述减速箱5与电机6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制动器7设于所述联轴器旁,所述减速箱5与纤维管牵引装置相连。当制动器7处于通电状态时,其抱刹放开,电机6转动并带动减速箱5内齿轮转动,当关闭电源时,抱刹回到抱紧状态,限制减速箱5内齿轮的转动。
所述纤维管牵引装置包括卷线筒8、滑轮9,所述卷线筒8上绕有钢丝绳10,所述钢丝绳10穿过滑轮9,一端系于卷线筒8上,另一端系于支架2上,所述滑轮9上固定有挂钩11,所述减速箱5与卷线筒8相连。电机6所传导过来的高速动能通过减速箱5内的各级齿轮进行传导后转变成适合卷线筒8的转速。
所述轨道1与支架2周围分布有中间带有通孔的方形小片12,可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牢固相接,避免脱模过程中脱模装置振动而影响脱模。
所述脱模圈4设置于距离轨道1尾端的三分之一处的轨道1上,所述脱模圈4外边缘同心固定有阻挡圈13。脱模圈4可根据纤维管的直径更换,从而阻挡需要脱模的纤维管芯模,实现脱模。
所述拖车3上中间位置设置有千斤顶14,所述千斤顶14上焊有弧形拖举叉,用于承举纤维管与芯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德威高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德威高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02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