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封瓶盖结构及相应的密封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0175.7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2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唐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7/36 | 分类号: | B65D47/36;B65D5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200137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瓶盖 结构 相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口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瓶盖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密封瓶盖结构及相应的密封瓶。
背景技术
现在的食用油或酱油的瓶盖在使用之前都能保证密封,但是在打开之后,空气很容易进入,促使食用油或酱油氧化,从而影响颜色、口感和营养。
目前专利CN201220166640.6公开了一种油封原理的瓶盖,但首次使用时需取下导流环,拉掉拉环,然后再盖上导流环,增加了消费者使用时的麻烦;而且因为结构设计的问题,拉环尺寸太小,不便于消费者操作;因为导流环需要取下的,故扣紧力需要小,但导流环需与瓶盖本体密封,则扣紧力需要大,两者相矛盾;出油口是异形的,增加了密封的困难度。
专利CN201210115361.1公开了另一种油封原理的瓶盖,但是盖子打开时无法形成油封,必须合上上盖后才能形成油封结构;靠挡流环与环形密封槽的底部接触是形成不了压实密封的,这种结构上盖是压不紧的,如果瓶子不小心倾倒的话,即使盖子合上的,食用油或酱油也会漏出;拉环尺寸太小,不利于消费者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解决现有技术中食用油在使用过程中的密封和保质问题、适用于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密封瓶盖结构及相应的密封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瓶盖结构及相应的密封瓶具有如下构成:
盖体和密封件,所述的密封件为下表面封闭的密封件,所述的密封件的上端与所述的盖体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的密封件的下表面包括中间拱形部分和环绕所述的拱形部分的凹槽部分,所述的密封件的外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液体通过窗口。
较佳地,所述的盖体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的上盖和下盖相扣合,所述的下盖为上下贯通的柱形下盖,所述的密封件的上端与所述的下盖的下端贯通连接。
更佳地,所述的下盖下端内部设置有下盖下凸环,所述的密封件的上端外侧面设置有凸起卡点,所述的凸起卡点卡设在所述的下盖下凸环内侧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下盖下凸环内部还设置有内挡环,所述的内挡环嵌设于所述的密封件的凹槽部分中。
更佳地,所述的上盖和下盖一侧可旋转连接,所述的下盖上端设置有下盖上凸环,所述的上盖下端设置有中间凸环,所述的下盖上凸环与所述的中间凸环气密配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下盖前端设置有防盗环,所述的防盗环与所述的上盖的前端侧面相扣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盖和下盖一侧通过铰链相连接。
更佳地,所述的下盖的内部还设置有密封拉环。
较佳地,所述的密封件为柱形密封件。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的密封瓶盖结构的密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瓶还包括瓶体,所述的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的瓶口内部,所述的盖体的下端套设于所述的瓶体的瓶口的外侧面。
较佳地,所述的盖体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的下盖为上下贯通的柱形下盖,所述的下盖的下端套设于所述的瓶体的瓶口的外侧面,所述的下盖的下端内部还包括下盖下凸环,所述的密封件的上端外侧面设置有凸起卡点,所述的凸起卡点卡设在所述的下盖下凸环内侧面。
较佳地,所述的密封瓶为节油瓶。
采用了该实用新型中的密封瓶盖结构及相应的密封瓶,盖子首次打开倾倒内部食用油后,盖子内部会形成一个液封层,从而阻止或减少空气的进入,减少对内部食用油质量的影响,在不牺牲现有瓶盖优点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密封件,形成液封结构,阻止或减少空气在使用时进入瓶内,可以改善食用油在使用过程中的密封和保质问题;合上上盖后,能起到双重密封;同时不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和便利性,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瓶盖结构设置于密封瓶内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瓶盖结构的第一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瓶盖结构的第二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方便、方便实用的食用油密封瓶盖结构以及相应的密封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01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自行车筐筐沿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前三角亮条侧斜边折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