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气式换气鞋垫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08565.0 | 申请日: | 2015-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8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焕;李其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焕;李其峰 |
| 主分类号: | A43B17/00 | 分类号: | A43B17/00;A43B1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杰 |
| 地址: | 5252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抽气式 换气 鞋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垫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抽气式换气鞋垫。
背景技术:
鞋垫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市面上的鞋垫种类也多种多样。对于鞋垫,人们往往对鞋垫的透气、防脚臭等功能较为重视,然而,目前市面上一般的具备通风透气性能的鞋垫并非从本质上实现通风透气,只是使鞋内的空气在内部产生局部流动,并没有使鞋内空气与鞋外空气实现大范围交换,不能是里面的热量、湿气、汗气等及时排出,使人们在行走、慢跑等运动时,脚垫的穿着舒适感大大降低,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产品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抽气式换气鞋垫。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抽气式换气鞋垫,该鞋垫包括叠置的上鞋垫本体和下鞋垫本体,所述下鞋垫本体的上表面周边与上鞋垫本体的下表面密封贴合,且在下鞋垫本体与上鞋垫本体的内部之间形成有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其中,
第一气室位于鞋垫的前半部,第二气室位于鞋垫的后半部,且第一气室与第二气室之间形成有隔离部,同时,第一气室与第二气室之间还形成有连通二者的第一连接通道,且在该第一连接通道的出气端形成有由第一气室向第二气室的第一单向阀膜;所述上鞋垫本体的前半部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气室连通的进气孔;
在所述上鞋垫本体、下鞋垫本体的后半部一侧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上延伸部和下延伸部,上延伸部与下延伸部的前后边缘密封贴合,上延伸部与下延伸部之间形成一条外端开口的出气通道,该出气通道的内端处形成与第二气室连通的第二连接通道,且在该第二连接通道的出气端处形成有由第二气室向出气通道的第二单向阀膜;
在所述第一气室、第二气室以及出气通道的内部分别成型有支撑上鞋垫本体、下鞋垫本体的弹性支撑体。
所述下鞋垫本体的上表面边缘形成一圈第一密封凹槽,第一密封凹槽两侧为突起部,且内侧突起部的内部为第一凹面;对应地,上鞋垫本体的下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密封凹槽相吻合的第一密封凸缘,该第一密封凸缘的外侧形成与下鞋垫本体上的外侧突起部吻合的凹缘,第一密封凸缘的内部为第二凹面,由所述第一凹面与第二凹面构成第一气室、第二气室所在的空间;。
在所述上鞋垫本体下表面的第二凹面内、第一气室所在的区域中成型有数个块状弹性支撑体,块状弹性支撑体之间形成数条相通的通气槽,且进气孔设置在通气槽所在的区域。
在所述下鞋垫本体的第一凹面内、第二气室所在的区域中成型有若干条间隔排列的第一条形弹性支撑体,同理,在所述上鞋垫本体下表面的第二凹面内、第二气室所在的区域中成型有若干条间隔排列的第二条形弹性支撑体,且第一条形弹性支撑体的角度与第二条形弹性支撑体的角度呈交错式。
所述第一条形弹性支撑体、第二条形弹性支撑体分别呈平行状态,单个的条形弹性支撑体的高度沿从后向前呈递减的分布。
所述上延伸部与下延伸部前后边缘分布设有第二密封凸缘和对应的第二密封凹槽,且第二密封凸缘的内侧区域为第三凹面,第二密封凹槽的内侧区域为第四凹面,第三凹面与第四凹面形成出气通道所在空间;所述出气通道内成型有第三条形弹性支撑体。
第一密封凹槽与第一密封凸缘、第二密封凹槽与第二密封凸缘分别呈燕尾槽式配合。
所述第一单向阀膜、第二单向阀膜均设置在下鞋垫本体上;第一单向阀膜、第一连接通道设置在鞋垫的脚弓部位处,第二单向阀膜、第二连接通道设置在脚垫的内侧、接近脚踝内下侧靠后的部位;第二连接通道开设在上鞋垫本体的密封凸缘上。
于所述上鞋垫本体的上表面附有透气布层。
所述上鞋垫本体的前端部下表面还设有防滑纹路。
本实用新型根据人体脚部的形状特点以及人们的行走习惯,巧妙切实地设计出抽气式换气鞋垫,本实用新型鞋垫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鞋内、鞋外空气的置换,保持鞋内干燥、低温、舒适,非常适合人们日常步行、散步、慢跑锻炼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鞋垫整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鞋垫打开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图3、图4分别是图1中A-A、B-B剖视图;
图5、图6分别是图3中C处、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4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焕;李其峰,未经张焕;李其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85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接触智能识别卡INLAY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减震鞋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