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持续给药的气管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08255.9 | 申请日: | 2015-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8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信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浩联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0 | 代理人: | 吕爱萍;李荷香 |
| 地址: | 4534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持续 气管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麻醉耗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持续给药的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气管导管用于麻醉后呼吸管理或某些重症疾患的呼吸支持治疗,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气管导管进药,目前,使用的气管导管的出药口只有一个,用药时,只能对着一个部位喷药,受药面积小;而且不用药时,呼吸道内的一些分泌物容易聚集在出药口处,堵塞出药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持续给药的气管导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持续给药的气管导管,包括主导管,主导管的内部设有支撑圈,主导管的一端设有接头,主导管的靠近另一端端部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分别套在主导管上,且均与主导管隔绝,第二气囊靠近主导管的端部,第一气囊连通有充气管,充气管上设有充气阀,第二气囊连通有给药管,第二气囊上设有不少于一个出药口,出药口上设有挡片,挡片与出药口一体成型。
挡片靠近主导管端部的位置与出药口连接。
主导管内设有钢丝引导管。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持续给药的气管导管,具多个出药口,可以对不同的部位给药,增大受药面积,提高疗效。
2、出药口处设有挡片,当不给药时,挡片将出药口盖住,可防止呼吸道内的一些分泌物聚集在出药口处,堵塞出药口。
3、挡片靠近主导管端部的位置与出药口连接,可使气管导管在插入时,挡片始终平铺在出药口表面,避免挡片贴在第二气囊臂上,从而失去作用。
4、主导管内设有钢丝引导管,钢丝引导管可以弯曲塑形,同时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方便气管导管的插入。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持续给药的气管导管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持续给药的气管导管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持续给药的气管导管中第二气囊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可持续给药的气管导管,包括主导管1,主导管1的内部设有支撑圈2,支撑圈2为连续的软钢丝环,主导管1的一端设有接头3,主导管1的靠近另一端端部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气囊4与第二气囊5,第一气囊4与第二气囊5分别套在主导管1上,且均与主导管1隔绝,第二气囊5靠近主导管1的端部,第一气囊4连通有充气管6,充气管6上设有充气阀7,第二气囊5连通有给药管8,第二气囊5上设有不少于一个出药口9,出药口9上设有挡片10,挡片10与出药口9一体成型,第二气囊5小于第一气囊4,且第一气囊4与第二气囊5紧挨在一起,由于第一气囊4的支撑,使第二气囊5与气管之间有间隙,有利于挡片10的张合。
挡片10靠近主导管1端部的位置与出药口9连接。可使气管导管在插入时,挡片10始终平铺在出药口9的表面,避免挡片10贴在第二气囊5臂上,从而失去作用。
实施例2:如图2、图3所示,一种可持续给药的气管导管,包括主导管1,主导管1的内部设有支撑圈2,支撑圈2为连续的软钢丝环,主导管1的一端设有接头3,主导管1的靠近另一端端部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气囊4与第二气囊5,第一气囊4与第二气囊5分别套在主导管1上,且均与主导管1隔绝,第二气囊5靠近主导管1的端部,第一气囊4连通有充气管6,充气管6上设有充气阀7,第二气囊5连通有给药管8,第二气囊5上设有不少于一个出药口9,出药口9上设有挡片10,挡片10与出药口9一体成型,第二气囊5小于第一气囊4,且第一气囊4与第二气囊5紧挨在一起,由于第一气囊4的支撑,使第二气囊5与气管之间有间隙,有利于挡片10的张合。
挡片10靠近主导管1端部的位置与出药口9连接。可使气管导管在插入时,挡片10始终平铺在出药口9的表面,避免挡片10贴在第二气囊5臂上,从而失去作用。
主导管1内设有钢丝引导管11。钢丝引导管11可以弯曲塑形,同时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方便气管导管的插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信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亿信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82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