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防止空运行的电梯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07779.6 | 申请日: | 2015-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8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何斌锋;王业旭;黄健;鲁建平;王旦;折宝林;刘臻;侯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文理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6B1/28 | 分类号: | B66B1/28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刘国智 |
| 地址: | 71006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防止 运行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够防止空运行的电梯。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使用电梯,大多存在电梯空运行导致的运行效率低和资源浪费的缺点。据统计,电梯的耗电量占整栋楼的20%—30%,然而现在电梯普遍存在人为误操作或恶作剧导致电梯空运行的问题,即电梯内部呼叫或外部呼叫按钮操作后人离开了,造成电梯在无负载情况下空运行,这一缺点不仅降低了电梯的运行效率,而且浪费了大量电力资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防止空运行的电梯,能够降低电梯的空载率,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达到防止电梯空运行的目的,具有使用寿命长、运行效率高、节能省电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够防止空运行的电梯,包括伺服电机1,伺服电机1与主控制器3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伺服电机1通过滑轮组与电梯轿厢2顶部连接,电梯轿厢2底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4与主控制器3的信号输入端口电连接,电梯轿厢2内部安装有报警器5,报警器5与主控制器3的信号输出端口电连接,电梯门口上部安装有微波人体检测开关6,微波人体感应开关6与主控制器3的信号输入端口电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压力传感器和微波人体检测开关,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电梯轿厢内部无负载或者负载重量低于所设定的下限值时,电梯轿厢内部呼叫失效,在微波人体检测开关检测到电梯外部呼叫后无人等待时,则外部呼叫失效,相比于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电梯,能够有效防止用户对电梯的误操作或者恶作剧操作而导致的电梯空运行,可以将电梯运行的空载率降低20%,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效率,延长了电梯的使用寿命,同时可将电梯的耗电量降低20%左右,在提高电梯运行效率同时节约大量电力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能够防止空运行的电梯,包括伺服电机1,伺服电机1与主控制器3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伺服电机1通过滑轮组与电梯轿厢2顶部连接,电梯轿厢2底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4与主控制器3的信号输入端口电连接,用于检测电梯内的负载情况,电梯轿厢2内部安装有报警器5,报警器5与主控制器3的信号输出端口电连接,电梯门口上部安装有微波人体检测开关6,微波人体感应开关6与主控制器3的信号输入端口电连接,用于检测外部呼叫后电梯门口是否有人继续等待。
所述主控制器3采用三菱FX2N-48MR-001型号的PLC作为电梯主控制器,该PLC为继电器输出型,可驱动直流30V或交流25V负载,其输入点数输出点数均为24点。PLC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其高可靠性可以高效、实时处理各输入信号,包括压力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及人体微波感应开关采集的信号,并控制相应输出端的执行元器件。
所述压力传感器4将采集到的压力信号输入给主控制器3的信号输入端口,由主控制器3处理采集信号判断压力值是否在设定范围内,当检测压力范围在设定范围内电梯内部呼叫正常运行;当压力传感器4检测压力低于设定范围下限值,内部呼叫失效,电梯不运行;当压力传感器4检测压力高于设定范围上限值,内部呼叫失效,电梯不运行,同时报警器5开始报警。
所述微波人体感应开关6采用KG001-220V-M,是基于微波技术的自动控制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可靠性高、智能化、人性化的特点,采用220V交流电输入,安装高度2.5m-3.5m,探测角度为360°,检测距离最大可达10m,检测距离根据需要可以从开关上进行调节,当检测到电梯门口有人时,电梯外部输入信号有效,当精测到电梯外部无人等待时,电梯外部呼叫失效,电梯不运行。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文理学院,未经西安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77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针刀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可持续使用的医疗止血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