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星减速机的内齿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7688.2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5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占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托玛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H57/021;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星 减速 内齿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星减速机,具体涉及一种行星减速机的内齿圈结构。
背景技术
行星减速机的质量轻、传动比大、承载能力大、效率高、运转平稳、噪声低适应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起重运输、电力、能源、建筑建材、轻工、交通等工业部门。
行星减速机内的3个行星齿轮均与内齿圈是啮合传动的,而在现有技术中,内齿圈安装于前壳体内,内齿圈与前壳体是组合安装于一起,且两者材料不同。内齿圈采用钢材而前壳体采用铝材,两者单独加工好后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在一起。装配时,内齿圈的端面上首先压入四根圆柱销,然后将内齿圈压入前壳体内,同时保证四根圆柱销对准前壳体内部的四个销孔。但是,上述结构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装配形式麻烦,而且装配好之后也容易形成装配误差;
2.组合式的结构所能承受的扭矩较小,稳定性较低;
3.组合式结构的内齿圈和前壳体两者需要单独加工,整体加工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行星减速机的内齿圈结构,通过使用该结构,保证了前壳体整体的精度,也提高了前壳体整体的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星减速机的内齿圈结构,包括前壳体及设置于前壳体内的内齿圈,所述前壳体及所述内齿圈为一体结构,所述前壳体内设有内齿圈、油封位、第一轴承位及第二轴承位,所述第二轴承位设置于所述内齿圈的一侧,所述内齿圈的另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轴承位及油封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对应所述内齿圈处的前壳体外侧壁上还设有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前壳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对应所述第二轴承位处的前壳体端面上还环形均布有复数个螺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轴承位与所述内齿圈之间还设有退刀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壳体内设有太阳轮及输出轴,所述输出轴插于所述退刀槽、第一轴承位及油封位内,所述太阳轮插于所述内齿圈及第二轴承位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出轴上还套设有第一轴承及油封,所述第一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位内,所述油封设置于所述油封位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太阳轮上套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位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太阳轮与所述内齿圈之间设有复数个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的外缘面分别与所述太阳轮及所述内齿圈啮合。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内齿圈与前壳体一体化设置,与以往分体式结构相比,加工更为方便、加工速度更快,生产周期更短,同时省去了将内齿圈与前壳体装配的过程,有效保证了前壳体与内齿圈整体的精度,还提高了前壳体与内齿圈整体的刚性,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扭矩,同时,一体式的结构散热更快;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壳体;2、内齿圈;3、油封位;4、第一轴承位;5、第二轴承位;6、安装孔;7、螺孔;8、退刀槽;9、太阳轮;10、输出轴;11、第一轴承;12、油封;13、第二轴承;14、行星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2所示,一种行星减速机的内齿圈结构,包括前壳体1及设置于前壳体1内的内齿圈2,所述前壳体1及所述内齿圈2为一体结构,所述前壳体1内设有内齿圈2、油封位3、第一轴承位4及第二轴承位5,所述第二轴承位5设置于所述内齿圈2的一侧,所述内齿圈2的另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轴承位4及油封位3。
参加图1、2所示,对应所述内齿圈2处的前壳体1外侧壁上还设有一安装孔6,所述安装孔6用于安装所述前壳体1。本实施例中,安装孔6的设置,主要便于使用者对行星减速机的定位或者安装。
参加图1、2所示,对应所述第二轴承位5处的前壳体1端面上还环形均布有复数个螺孔7。本实施例中,行星减速机上的后壳体通过螺孔7经螺钉与前壳体1相连。
所述第一轴承位4与所述内齿圈2之间还设有退刀槽8。通过退刀槽8的设置,使车床在加工内齿圈2或第一轴承位4时,便于车刀的退出或者让位,使车刀不会对内齿圈2或第一轴承位4造成损害,有效保证内齿圈2或者第一轴承位4的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托玛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托玛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76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巷道灯
- 下一篇:带排烟功能的照明灯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