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PS旁路逆变切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06666.4 | 申请日: | 2015-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1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君;曹振华;黄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ps 旁路 切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PS旁路逆变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UPS电源技术的不断发展, UPS应用场合不断扩大和电源产品种类不断更新,对UPS的新性能和新需求也被不断的提出。其中,在节能和负载设备可靠性上,提出了对UPS自身功耗和输出电源质量的要求。
以往的UPS基本分为3类,分别是后备式UPS(也称为节能模式)、在线式UPS、在线互动式UPS,三种方式从输出电压的特点来看,主要又分为市电输出和逆变输出两种类别:逆变输出模式的工作特点是:无论市电正常与否,机器输出都是经过逆变器转换后的输出,该模式基本不受输入电压的影响,输出电压稳定可靠,但是在线式系统自身的损耗较大,且负载越大其损耗也越大,在节能要求较高的场合,该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市电输出模式的工作特点是:市电正常时机器直接市电输出,此时UPS逆变器可处于冷备份或是热备份状态,逆变器冷备份下,UPS自身基本不消耗电量,热备份下UPS的功耗主要是空载下的机器损耗。当市电异常时,机器将快速切换到逆变态下,保证机器输出不会掉电或是短时掉电,确保负载继续正常工作。
针对这两种模式的优缺点,目前很多UPS厂家生产的产品都会兼容则两种模式,可以根据用户或是应用场所自行选择工作模式。对于后备式系统,在市电较低或是市电掉电时,其输出切换时间存在较长的掉电时间,而掉电时间的长短很多时候会使该系统的应用受到限制。
现有的控制方式是当UPS输入异常时,UPS输出将从旁路态切换至逆变态,此时控制单元发出输出继电器控制信号,但不发出旁路SCR控制信号,这种切换方式,在输入掉电或是输入电压突然变低时,会导致输出电压存在掉电时间,掉电时间长度则为输出继电器的吸合时间,这对于某些允许短时掉电的负载设备,此种处理方式可以接受。当UPS输入恢复正常时,机器从逆变态切换回旁路态,控制单元将关闭输出继电器,同时开通旁路SCR,这一过程输出电压都可以保证是正常的,不会有什么问题,鉴于目前UPS应用场合对UPS输出电压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UPS输出电压的稳定性也被众多客户提出,输出电压的掉电时间要求越小越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PS旁路逆变切换装置,在市电掉电或异常时,立即开启补偿SCR控制电路,保证在此种情况下输出电压的掉电时间最小,以满足更多场合的应用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UPS旁路逆变切换装置,包括一UPS,所述UPS包括一输入单元、一AC/DC单元、一DC/AC单元、一蓄电池及一输出单元,所述输入单元、AC/DC单元、DC/AC单元及输出单元依次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AC/DC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DC/AC单元与输出单元之间还设置有一输出切换单元,所述输出切换单元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一控制端及一输出端;所述输出切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输入单元连接,所述输出切换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DC/AC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切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单元连接,所述输出切换单元的控制端与一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还经一检测单元与所述输入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切换单元包括一旁路SCR、一输出继电器及一补偿SCR,所述输出继电器的一端作为所述输出切换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输出继电器的另一端作为所述输出切换单元的输出端,所述输出继电器与所述补偿SCR并联,所述输出继电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旁路SCR的一端连接,所述旁路SCR的另一端作为所述输出切换单元的第一输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旁路SCR、输出继电器及补偿SCR的控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UPS系统可实现逆变输出与市电旁路输出零切换时间,在输入掉电或是异常时,通过对输入的检测,能在快速检测到输入异常,控制单元立即发出补偿SCR的控制信号,保证输出掉电时间最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框图。
图中:100-输入单元;101-检测单元;102-控制单元;103-输出切换单元;104-AC/DC单元;106-蓄电池;107-DC/AC单元;108-旁路SCR;109-输出继电器;110-补偿SCR;111-输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66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