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轴角度调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5722.2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8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孙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 | 分类号: | B65G4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6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调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是三轴角度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它以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等特点,很快地被各国应用起来,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电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成本的逐升,自动化行业的兴起,自动化设备的广泛使用,已是无法取代的,而自动化设备这一重要的工具的大力推广,可以给各行业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产品的品质,增加产值效益。
自动化设备的普及,导致各种新产品不断的出现,各种新的机械结构也推陈出新,对于流水线上的定位机构就有很多种,由于流水线生产将多工序加工的产品分解成很多不同的工位,因此,对工件产品的角度调整类机构则发展缓慢,目前还没有一种在一个工位就可完成产品的所有组装工序,替换不同的产品放置平台就可以满足不同种类的产品在此机构上进行组装,同时可以多人完成产品的所有组装步骤的三轴角度调整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一个工位就可完成产品的所有组装工序,替换不同的产品放置平台就可以满足不同种类的产品在此机构上进行组装,同时可以多人完成产品的所有组装步骤的三轴角度调整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三轴角度调整机构,包括产品放置平台、X轴旋转平台、配合力度控制组、Y轴旋转平台、Z轴旋转平台、力度调整螺栓、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Z轴旋转平台设置在安装基座正中,Y轴旋转平台设置在Z轴旋转平台上,X轴旋转平台设置在Y轴旋转平台上,产品放置平台设置在X轴旋转平台上,Y轴旋转平台一侧设置有配合力度控制组,配合力度控制组外侧通过力度调整螺栓进行调节。Z轴旋转平台输出轴为圆盘形状。Y轴旋转轴输出轴为片状。X轴输出轴为轴承式。
使用时,调整力度调整螺栓,通过配合力度控制组使X轴旋转平台、Y轴旋转平台、Z轴旋转平台三轴的控制力度达到最佳值,从而使整个机构在产品放置平台上放置产品后,不受外力时保持平稳状态,然后放上产品,调整X轴旋转平台、Y轴旋转平台、Z轴旋转平台各自的角度,达到组装时所需要的角度位置,组装完后再次调整到下一个零件组装所需的角度位置,不断调整至所有零件组装完毕。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
1—产品放置平台,2—X轴旋转平台,3—配合力度控制组,4—Y轴旋转平台,5—Z轴旋转平台,6—力度调整螺栓,7—安装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三轴角度调整机构,包括产品放置平台1、X轴旋转平台2、配合力度控制组3、Y轴旋转平台4、Z轴旋转平台5、力度调整螺栓6、安装基座7,其特征在于Z轴旋转平台5设置在安装基座7正中,Y轴旋转平台4设置在Z轴旋转平台5上,X轴旋转平台2设置在Y轴旋转平台4上,产品放置平台1设置在X轴旋转平台2上,Y轴旋转平台4一侧设置有配合力度控制组3,配合力度控制组3外侧通过力度调整螺栓6进行调节。Z轴旋转平台5输出轴为圆盘形状。Y轴旋转轴输出轴为片状。X轴输出轴为轴承式。
使用时,调整力度调整螺栓6,通过配合力度控制组3使X轴旋转平台2、Y轴旋转平台4、Z轴旋转平台5三轴的控制力度达到最佳值,从而使整个机构在产品放置平台1上放置产品后,不受外力时保持平稳状态,然后放上产品,调整X轴旋转平台2、Y轴旋转平台4、Z轴旋转平台5各自的角度,达到组装时所需要的角度位置,组装完后再次调整到下一个零件组装所需的角度位置,不断调整至所有零件组装完毕。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57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零件防腐材料
- 下一篇:叉式螺栓制造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