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筒式滗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05649.9 | 申请日: | 2015-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7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戴仲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仲苏 |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杨小双 |
| 地址: | 江苏省无锡市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筒 式滗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滗水器,具体是一种浮筒式滗水器。
背景技术
滗水器主要用于污水处理厂生化池的排水,是SBR、CASS、ICEAS处理工艺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设备,它需要在排水阶段随水位变化而自动升降,将已处理的上清液排出,而表面的浮渣能得以有效拦截。
目前已有的滗水器划分成两类:机械式和浮筒式。之前多采用机械式,但因其结构复杂,机械故障多,维护复杂而逐渐被浮筒式代替。
浮筒式目前也已有多种形式,它的优点是无动力,故障少,但目前已有的几种浮筒式滗水器均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排水量、浮筒的平稳性、污水的拦截性能等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筒式滗水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浮筒式滗水器,包括装置主体、充气管、排水管和旋转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浮筒管和滗水管,所述排水管一端连接滗水管,另一端通过旋转机构转动连接至池体上的出水管道,出水管道上设有排水阀,排水管通过内置于旋转机构的软管连通出水管道;所述充气管连接滗水管,且充气管与滗水管的连接处位于滗水管的顶端;所述滗水管下部设有滗水孔和滗水堰,滗水孔位于滗水堰内,且滗水堰始终位于液面以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装置主体通过支架连接至池底。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浮筒管上设有注水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阀为电动排水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软管为橡胶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该浮筒式滗水器,根据设备重量设计浮筒管的浮力,确保设备悬浮于水面一定高度,且浮力可以通过注水孔加以调节;2、该浮筒式滗水器,滗水堰始终位于液面以下,保证水面浮渣无法进入滗水管;3、该浮筒式滗水器,充气管连接至滗水管的顶端,能够保证滗水管内的污水全部排空;4、该浮筒式滗水器的排水阀为电动排水阀,使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5、该浮筒式滗水器在水下没有机械传动部件,几乎不需要进行维修,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浮筒式滗水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浮筒式滗水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浮筒式滗水器中装置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11-浮筒管、12-滗水管、13-滗水孔、14-滗水堰、15-支架、2-充气管、3-排水管、4-软管、5-旋转机构、6-排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浮筒式滗水器,包括装置主体1、充气管2、排水管3和旋转机构5;所述装置主体1通过支架15连接至池底,装置主体1包括浮筒管11和滗水管12,浮筒管11上设有注水孔,注水孔在正常情况下为闭合状态,需要调节浮筒管11浮力时,通过注水孔向浮筒管11内注水即可,浮筒管11使滗水器具有足够的浮力而悬浮在水面,根据滗水器重量设计浮筒管11的浮力,确保滗水器悬浮于水面一定高度,且浮力可以通过注水孔加以调节,所述排水管3一端连接滗水管12,另一端通过旋转机构5转动连接至池体上的出水管道,旋转机构5使滗水器能够绕旋转机构5转动,且滗水器始终水平悬浮于液面一定高度,出水管道上设有排水阀6,优选的,所述排水阀6为电动排水阀,使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排水管3通过内置于旋转机构5的软管4连通出水管道,优选的,所述软管4为橡胶软管,橡胶软管在保证排水管与出水管道接通的基础上,使两者能够灵活旋转;所述充气管2连接滗水管12,且充气管2与滗水管12的连接处位于滗水管12的顶端,通过充气管2对滗水管12充气,使滗水管12内的污水排空,由于充气管2连接至滗水管12的顶端,因此能够保证滗水管2内的污水全部排空;所述滗水管12下部设有滗水孔13和滗水堰14,滗水孔13位于滗水堰14内,且滗水堰14始终位于液面以下,保证水面浮渣无法进入滗水管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仲苏,未经戴仲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56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光伏太阳能小型电渗析海水淡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