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缆标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5585.2 | 申请日: | 201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5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G09F3/02;G09F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31000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标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标识装置。
背景技术
线缆的品种和规格分类很多,以光缆为例,初步估计就达上百种。但根据供应链管理平台(SCM,SupplyChainManagement)的应用统计,目前实际应用中的只有两个大类:非金属光缆和层绞式光缆;四种规格型号:GYTS、GYTY53、GYFTY和GYTA33;八种光缆芯数:4、6、12、24、48、72、96和144;两种长度:标准长度和非标长度,其中,实际长度和订单长度误差超过50米的定义“为非标准长度”,其它为“标准长度”;因此可以将上述规格参数归纳为三个维度信息:规格型号、芯数和实际长度。当前光缆具体品种的识别主要通过文本信息方式进行,例如:根据光缆木质外包装上的“产品合格证”文字信息,但“产品合格证”容易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标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缆标签易丢失的问题。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线缆标识装置,包括:
固定部,卡于一圆柱形卷线盘的挡板通孔上;以及,
多个写有线缆规格信息的色标标签,与固定部露出于挡板外表面的一端相连接。
可选地,色标标签包括多个扇形叶片。
可选地,色标标签的材质为塑料。
可选地,固定部包括:一与挡板通孔相配合的圆环结构,以及沿圆环结构的一端延伸而成的翻边结构;其中,翻边结构与色标标签相配合卡固于挡板通孔上。
可选地,固定部与色标标签为一体成型。
可选地,固定部为外扩喇叭状结构,彩色标签固定于固定部直径小的一端。
可选地,固定部的外扩部分是可伸缩的。
可选地,色标标签与固定部为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固定部的一端设置有一环形凹槽,色标标签卡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可选地,固定部与色标标签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线缆标识装置,色标标签通过固定部卡接固定于卷线盘上,使得色标标签与卷线盘的连接更加稳固,有效解决了色标标签易丢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现有技术中的线缆包装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标识装置的色标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彩色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彩色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1、固定部,2、色标标签,3、卷线盘;
31、挡板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线缆标识易丢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线缆标识装置,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卡于一圆柱形卷线盘3的挡板通孔31上的固定部1,以及多个写有线缆规格信息的色标标签2,其中,色标标签2与固定部1露出于挡板外表面的一端相连接,色标标签2通过固定部1卡于卷线盘3上,使得色标标签2与卷线盘3的连接稳固,从而解决了色标标签2易丢失的问题。
可选地,由于线缆具有多个维度的规格信息,故而可将色标标签2设置为多个扇形叶片组合的形式,不同的扇形叶片上记载不同的规格信息。
可选地,在运输过程中,考虑风吹日晒雨淋的露天环境,色标标签建议采用不容易脆化的工程塑料,或者塑胶材料制作,以保证能长期反复循环使用。
为了将固定部1卡于挡板通孔31内,固定部1的具体实现结构可依据下面介绍的两种结构实现,值得指出的是固定部1的具体结构并不限于以下两种结构。
结构一:固定部1包括:一与挡板通孔31相配合的圆环结构,即圆环结构的直径与挡板通孔31的直径相似或相等;以及沿圆环结构一端延伸而成的翻边结构,其中,该翻边结构与色标标签2相互平行,且分别与圆环结构垂直设置。固定部1通过翻边结构与色标标签2的配合卡固于挡板通孔31上。
可选地,为了保证该线缆标识装置的耐用性,固定部与色标标签为一体成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55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纤膏的填充模具
- 下一篇:一种光纤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