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手写输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5211.0 | 申请日: | 201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0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3 | 分类号: | G06F3/0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手写输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写输入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超声手写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的超声手写输入装置通过内置的超声波发生电路驱动超声蜂鸣器发射超声波,由超声麦克风阵列接收,并通过接收芯片中的算法计算出手写笔的移动轨迹,实现书写内容的自动电子化。此类技术可用于活页夹、活页记事本以及会议白板等应用场合,由于无需改变用户的书写习惯,因此相比电子记事板更易于被用户接受。
但是,上述超声手写输入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手写笔的狭小空间内需要内置电池、发射电路以及超声蜂鸣器,导致手写笔粗大沉重,影响使用体验;
二、接收器和手写笔都需要充电;
三、由于只存在手写笔向接收器的单向通信,无法形成闭环,手写笔需要额外的开关;
四、超声蜂鸣器会在使用中发生频率漂移,由于手写笔内芯片功耗所限,无法追踪超声蜂鸣器的工作频率;;
五、日常工作中常见多支笔轮换替代使用的情况,超声手写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超声手写输入装置体积质量大、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声手写输入装置。
所述超声手写输入装置包括组合使用的超声手写板和超声手写笔;
所述超声手写板包括手写板壳体、将纸张固定在所述手写板壳体表面的盖板以及封装在所述壳体内的信息采集组件,所述信息采集组件包括超声麦克风、控制线路板以及驱动线圈,所述控制线路板分别与所述超声麦克风及所述驱动线圈电连接,所述驱动线圈在手写板壳体上围成所述超声手写笔的书写区域;
所述超声手写笔包括手写笔壳体和磁声换能器,所述磁声换能器设置在所述手写笔壳体内,所述磁声换能器包括永磁极片、振膜及换能器壳体,所述换能器壳体固定在所述手写笔壳体内,所述振膜覆盖于所述换能器壳体的开口处并与所述换能器壳体围成声腔,所述永磁极片贴附在所述振膜靠近所述换能器壳体的一侧,所述永磁极片在所述驱动线圈的驱动下产生振动并带动所述振膜振动产生声音信号,所述声音信号由所述超声麦克风接收。
进一步地,所述手写笔壳体表面开设有出声孔,所述出声孔与所述振膜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手写笔壳体包括连接设置的笔杆壳体和笔尖壳体,所述磁声换能器安装在所述笔尖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手写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手写笔壳体内的油墨笔芯,所述油墨笔芯一端设置在所述笔杆壳体内,所述油墨笔芯的另一端从所述笔尖壳体的末端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手写板壳体包括与所述驱动线圈对应的书写感应区以及从所述感应区一侧延伸出的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内形成收容所述控制线路板及所述麦克风的腔,所述书写感应区与所述驱动线圈注塑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收容部开设有进声孔,所述进声孔与所述麦克风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线圈包括输入端与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和所述控制线路板连接,并形成闭合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手写板还包括将纸张固定在所述手写板壳体表面的盖板,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手写板壳体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之间磁性吸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声手写输入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超声手写笔内只需要由永磁极片、振膜和换能器壳体组成的磁声换能器,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体验与普通书写笔几乎无任何差异;
二、磁声换能器无需供电,仅需为超声手写板充电,因此手写笔也无需开关。
三、由于驱动、接受和信号处理都由单一的控制线路板实现,形成闭环,可以动态跟踪工作状态,使其工作在磁声换能器和超声麦克风的最佳工作频率。
四、大大降低了作为易耗品的手写笔的成本,低成本实现多支笔轮换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声手写输入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超声手写输入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超声手写输入装置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超声手写输入装置的超声手写笔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5是图4所示超声手写笔的磁声换能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52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