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家居防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5116.0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9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徐祎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3/191 | 分类号: | G08B13/191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家居 防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家居防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家居环境的安全性、舒适度要求不断提高,智能家居系统应允而生。智能家居是在物联网影响之下物联化的表现。智能家居就是利用物联网技术把家中的各种设施连接到一起,为控制家用电器、控制照明设备、控制安全防盗、检测环境等提供了多种功能和手段。与传统的家具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可以居住,而且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优化,把原来一成不变的家庭结构变换成丰富多彩的、有层次的立体空间,增加了生活的美感,同时也增强了家居生活的安全性能。而在智能家居的系统之中,安全防盗技术是至关重要的,虽然目前素质教育在不断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随着外来人口数量增长,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刑事案件特别是入室盗窃高发。入室盗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具体描述如下:1、入室盗窃不仅会给家庭安宁带来损害,还会对家庭的财产造成重大的遗失;2、强制性的入室盗窃不仅会破坏房屋,而且还会对家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3、入室盗窃不仅会造成家人生命财产健康受到影响,同时对房屋之后的修整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还会对对家人的心灵造成创伤。
针对家庭防盗问题,人们想出了很多的方法。现在的居民大多数采用的就是由防盗门加不锈钢防盗窗构成的防盗系统,这种防盗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防盗作用,但是这种防盗方法很受限制,实用性不是很高。现在市场上的防盗窗仅仅只需要一个千斤顶就可以将其撬开,而且防盗门也很容易开启,这些看上去很牢固的设备在防盗方面其实没有多大作用。而且,一旦遇到家里发生火灾,遇到紧急逃生的时候,由于安装有防盗窗,不利于逃生,对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都会造成很大伤害。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利用自动控制原理通过采取自动控制方式来对家庭进行防盗,即在家里安装防盗报警器等,这种报警器在一段时间比较受欢迎,但是现有的家用报警装置通常都是当警情发生时采用报警信号予以提醒,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防止损失的发生,然而这种报警方式设置在家中也难以发挥其应用的功效,因为现今通常在上班时间家中并无人员,因此一旦警情发生,即便警号大作可能也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这样家用的报警装置就会变得形同虚设。另外市场上面还有一种利用摄像头监控的防盗装置,这种防盗装置就类似于监控作用,如果入室盗窃者知道摄像头的具体位置,要想躲过摄像头的监控轻而易举,这种方法也不太现实。
综上所述,现有的家居防盗系统还达不到理想防盗效果,自动化控制系数过低,因此,研制一种利用能有效防止家庭被盗并且能在第一时间达到报警效果的智能家居防盗系统至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家居防盗系统,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发出警报,并采用无线技术与上位机进行通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家居防盗系统,包括下位机部分和上位机部分,下位机部分无线连接上位机部分,所述下位机部分包括第一CC2530芯片,第一CC2530芯片的输入口连接有指纹传感模块和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第一CC2530芯片输出口连接有蜂鸣器报警模块,第一CC2530芯片的输入口与输出口均与GSM短信模块连接,GSM短信模块包括串口驱动电路和TC35I通信模块,串口驱动电路驱动TC35I通信模块;所述上位机部分包括PC机,第二CC2530芯片通过串口通信电路与PC机连接,PC机还连接有摄像头;所述第一CC2530芯片与第二CC2530芯片之间为无线连接。
所述指纹传感模块采用FPS200传感器。
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BISS0001芯片。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实现自动监测家中是否有小偷进入,如有意外情况发生,就会自动控制蜂鸣器报警和通过GSM无线网络发送短信给户主,与此同时,通过无线技术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向上位机发出信号,启用摄像头,进行监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第一CC2530芯片电路图;
图3为指纹传感模块电路图;
图4为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电路图;
图5为TC35I通信模块电路图;
图6为串口驱动电路图;
图7为蜂鸣器报警模块电路图;
图8为串口通信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51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物的裂缝填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楼层临边防护的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