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微型吸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4676.4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8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斗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志斗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8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微型 吸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微型吸收器。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化工生产中,气液两相或气液固三相之间的传质、传热、洗涤、物理吸收大多都是利用各式各样的填料,通过它强大的比表面来加强气液两相或气液固三相之间的接触从而完成他们之间的传质、传热、洗涤等物理或化学过程,也有采用特殊的塔器来加强两相之间的接触(如板式塔盘、鼓泡器、喷头等),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加强气液两相的充分接触,只有两相之间充分接触了,才能很好的完成他们之间的物理或化学过程。然而,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但规模越来越大而且在工艺或环保上对塔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如果此时我们仍然用传统的技术来做,其难度越来越大。比如,填料塔,无论用它来脱硫、脱碳还是用于其它传质或传热过程,由于受到设计参数(如空塔气速)等的影响,该设备进来越做越大,越做液越高,这样给气液两相的分布与接触带来极大的挑战,而两相之间如果接触不充分那么他们之间的物理或化学过程都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更无法满足工艺或环保的要求,且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操作管理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多功能微型吸收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能微型吸收器,设在填料塔的气体入口处,其特点是,包括竖向设置的混合管和分离器,混合管的顶部设有原料气入口,混合管内设有开口朝上的雾化器,雾化器通过进液管与设在混合管外的进液泵相接,混合管的底部设有气液出口,气液出口与设在分离器顶部的气液进口相接,分离器的底部设有与填料塔的气体入口相接的排出管道。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雾化器至少设有两根,沿混合管的轴线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分离器的下方设有支座。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雾化器,吸收液雾化后自下而上的加入,原料气自上而下加入,使得雾化后的吸收液与原料气逆向对撞,提高了混合速率,扩大了接触面积,充分乳化混合,达到了高效传质、传热效果,提高了反应速度和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设计合理,设备小型化,投资及运行费用低,无需占地,提高了反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多功能微型吸收器,设在填料塔的气体入口6处,包括竖向设置的混合管1和分离器4,混合管1的顶部设有原料气入口,混合管1内设有开口朝上的雾化器8,雾化器8通过进液管9与设在混合管1外的进液泵相接,混合管1的底部设有气液出口,气液出口与设在分离器4顶部的气液进口相接,分离器4的底部设有与填料塔的气体入口6相接的排出管道5,在所述分离器4上设有手孔3。
所述雾化器8至少设有两个,沿混合管1的轴线间隔设置,提高反应速率。
所述分离器4的下方设有支座10。
原料气自上而下进入混合管1内,吸收液由进液泵经进液管9,在雾化器8的作用下向上雾化,与原料气逆向对撞,充分乳化混合,使传统的气-液两相通过传质介质的接触转变为气-汽两相直接接触,从而使接触表面积更大,而且这些接触表面不断地得到迅速更新,达到高效传质、传热效果,吸收后的两相通过分离器4后进行两相彻底分离,将反应后的气体输送至填料塔7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志斗,未经高志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46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室外屈臂上提健身器
- 下一篇:去除农产品残留农药的方法及其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