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膛线的纺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4671.1 | 申请日: | 201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4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黄锡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潮盛印花制版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4/10 | 分类号: | D01H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21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膛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制衣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膛线的纺杯。
背景技术
纺杯是纺织机械中气流纺纱的关键部件,它汇集纤维、凝聚、并合、加捻成纱的功能,使用中既要适应高速,又要运转平衡,保证均匀凝聚与加捻;转杯纺纱机纺杯转速很高,其离心力较大,纺杯内的负压又很高,因而纺杯内的须条在加捻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也较大,若须条的强力小于纺杯内的摩擦阻力、空气阻力及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纱条即会产生断头;因此,要求纺杯重量轻,表面光滑,这样既减少与空气的摩擦,降低动力消耗,又有利于进入纺杯的纤维顺利地沿滑移面进入凝聚槽,并在高速回转离心力的作用下不易变形;而通常的纺杯采用金属材料,有些为了追求杯内光滑加了各种涂层,增加了杯体的重量,并且为了保持喷管内高速气流的稳定过分提高了杯体的转速,减少了纺杯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膛线的纺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膛线的纺杯,包括转杯体和杯身,所述杯身下方连接转轴,所述转杯体和杯身及转轴为铝合金整体,所述转杯体上方为圆形敞开的气流喷纱出口。
所述转杯体的底层为喷管口,所述杯身和转轴内为贯通的喷管,所述喷管的内壁加工有多条膛线。
所述转杯体内壁为特氟龙防腐涂层,可以使杯体内层光滑,既耐高温又耐腐蚀,并且重量很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转杯体内壁为特氟龙防腐涂层,采用的是聚四氟乙烯材料,几乎不增加纺杯的重量,并且耐高温和耐腐蚀;另外,喷管的内壁加工有多条膛线,当喷纱气流流过喷管内的膛线时,使气流和纺织纤维能稳定高速旋转,使纺出的纱线更加均匀,不仅提高了纺杯的耐用性,而且提高了纺纱成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一种带膛线的纺杯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转杯体,2-杯身,3-转轴,4-喷管口,5-防腐涂层,6-喷管,7-膛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带膛线的纺杯,包括转杯体1和杯身2,所述杯身2下方连接转轴3,所述转杯体1和杯身2及转轴3为铝合金整体,所述转杯体1上方为圆形敞开的气流喷纱出口,所述转杯体1的底层为喷管口4,所述杯身2和转轴3内为贯通的喷管6,所述喷管6的内壁加工有多条膛线7;所述转杯体内壁为特氟龙防腐涂层5,可以使杯内保持光滑,不会对纺线产生干扰,这种涂层是一种特殊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可以在-190~300℃时稳定不变形,具有持久耐高温和耐腐蚀的特性,使得纺杯经久耐用;再如图1所示,在喷管6内壁中增加膛线,能使气流形成旋转,从而带动纤维稳定凝聚、并合、加捻成纱线,这样在保持适当的转速时就能使纺纱顺利进行,而不必过分地提高转轴的转速,有利于延长纺杯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一种带膛线的纺杯的工作原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转杯体内壁加涂特氟龙防腐涂层,可以使得杯内保持光滑,但几乎不会增加杯体的重量,并且使得纺杯持久耐高温和耐腐蚀;另外在喷管的内壁加工多条膛线后,当喷纱气流流过喷管内的膛线时,使气流和纺织纤维能高速旋转,使纺出的纱线更加均匀,这样,不仅提高了纺杯的耐用性,而且提高了纺纱成品的质量。
上述实施例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转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潮盛印花制版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潮盛印花制版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46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加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横动导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