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循环水冷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02970.1 | 申请日: | 2015-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4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 发明(设计)人: | 管保清;缪炜;王孝红;钮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冠云换热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9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冷却系统 中的 循环 水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循环水冷却器。
背景技术
冷却器负责循环水的冷却,是汽车水冷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将发动机的水套内冷却液所携带的多余热量经过二次热交换,在外界强制气流的作用下从高温零件所吸收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的热交换装置。因此,冷却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发动机的散热效果及其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乃至正常工作和安全行驶。
现有的汽车循环水冷却器的整体尺寸较大,整车布置上位置较低,通用性能差,已无法满足发动机的散热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循环水冷却器,提高换热效率,冷却效果好,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的优点,确保汽车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循环水冷却器,包括冷却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芯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端封头、下端封头,冷却器芯体左右两边分别设置有槽铝,上端封头设置有进水口,下端封头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槽铝上设置有多个腰型孔,所述冷却器芯体包括隔板、内通道、外通道和封条,所述内通道和所述外通道由所述隔板间隔而成,所述外通道连通外部环境,所述内通道连接内部环境,所述内通道的两端被所述封条密封,所述内通道内设置有翅片,所述翅片,包括翅片本体,所述翅片本体包括第一翅板、第二翅板和连接板,所述第一翅板、第二翅板分别与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翅板的高度是第二翅板的0.96~0.98倍,所述第一翅板的顶部设置有半圆形凸起,所述第二翅板的顶部设置有三角形锯齿,所述第一翅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翅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大小、形状都相同,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交错设置,两种通孔的中心不在同一条轴线上,所述第一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翅板上,所述第二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翅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循环水冷却器,通过改变翅板的高度,并在第一翅板上设置凸起,在第二翅板上设置三角形锯齿结构,三角形锯齿的高度不同,以改变流体的阻力,使流体各部分受到的阻力不同,形成湍流,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交错设置,两种通孔的中心不在同一条轴线上,以减缓流体流速,这些都会使换热得到强化,增加流过翅板表面的空气扰动,提高换热效率,达到好的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件1冷却器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件12翅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件12翅片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图2、图3、图4、图5中,1.冷却器芯体,2.上端封头,3.下端封头,4.槽铝,5.腰型孔,6.进水口,7.出水口,8.隔板,9.外通道,10.内通道,11.封条,12.翅片,13.第一翅板,14.第二翅板,15.连接板,16.半圆形凸起,17.三角形锯齿,18.第一通孔,19.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循环水冷却器,包括冷却器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芯体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端封头2、下端封头3,冷却器芯体1左右两边分别设置有槽铝4,上端封头2设置有进水口6,下端封头3设置有出水口7,所述槽铝4上设置有多个腰型孔5,所述冷却器芯体1包括隔板8、内通道10、外通道9和封条11,所述内通道10和所述外通道9由所述隔板8间隔而成,所述外通道9连通外部环境,所述内通道10连接内部环境,所述内通道10的两端被所述封条11密封,所述内通道10内设置有翅片12,所述翅片12,包括翅片本体,所述翅片本体包括第一翅板13、第二翅板14和连接板15,所述第一翅板13、第二翅板14分别与连接板15连接,所述第一翅板13的高度是第二翅板14的0.96~0.98倍,所述第一翅板13的顶部设置有半圆形凸起16,所述第二翅板14的顶部设置有三角形锯齿17,所述第一翅板1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8,所述第二翅板14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9,所述第一通孔18和第二通孔19大小、形状都相同,所述第一通孔18和所述第二通孔19交错设置,两种通孔的中心不在同一条轴线上,所述第一通孔18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翅板13上,所述第二通孔19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翅板1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冠云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冠云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29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