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2561.1 | 申请日: | 201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1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宋海农;杨崎峰;周永信;陆立海;夏兴良;王鑫宇;王翔;潘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刘小萍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全混厌氧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厌氧发酵设备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及养殖业的发展,大量农林及禽畜废弃物被随意焚烧及排放,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农林及禽畜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之一是厌氧发酵技术。由于农林及禽畜废弃物具有固体和纤维素物质含量高的特点,在厌氧发酵过程中极易在厌氧反应器内部形成浮渣并硬化结壳,或因搅拌不均造成沉淀物淤积和堵塞,形成物料局部酸化致使整个厌氧系统崩溃瘫痪。因此,寻求一种处理效率高、产气量大且不易结壳的厌氧反应器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其通过采用多层机械搅拌联合水平循环射流破渣,使物料充分搅拌均匀,破渣范围可控,操作方便,能保证反应器的高效运行。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罐体,反应器罐体的底部设有连接进料管的高效布料器,反应器罐体的顶壁上设有沼气出口;反应器罐体内有安装在侧壁上的机械搅拌机和水平射流布液器,其中机械搅拌机位于罐体内结壳层之下,水平射流布液器位于罐体内结壳层之上,水平射流布液器的出水支管口为水平下斜切口,水平射流布液器与外加热循环管一端相连,外加热循环管上串联有加热装置和循环泵,外加热循环管的另一端连通反应器罐体,通过循环泵将反应器内的物料经水平射流布液器的出水支管口水平射入反应器内。
所述机械搅拌机包括上部机械搅拌机和下部机械搅拌机两种,其中上部机械搅拌机安装在反应器罐体中上部,其搅拌桨为双叶结构且设置多层;下部机械搅拌机安装在反应器罐体下部,其搅拌桨为单层双叶搅拌浆。
所述水平射流布液器由环状不锈钢管制成,并设置多个中心对称的水平圆形出水支管。
所述反应器罐体的顶部设有观察口,上部设有出料口,下部设有排空口。
所述外加热循环管通过上中下三根并联管接入反应器罐体。
本实用新型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具有以下优点:
1.反应器内设置水平射流布液器,通过控制循环泵流量大小来控制射流的射程范围,进而达到反应器内不同范围的浮渣浮泡击破可控,操作方便简单。
2.反应器内设置多层立体结构化机械搅拌,使经击破的表面浮渣与物料搅拌均匀,增强反应器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进而提升厌氧消化效果。
3.反应器设置外加热循环,保证物料反应所需的温度,还有利于射流破除浮渣浮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水平射流布液器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分别为:1.反应器罐体,2.沼气出口,3.观察口,4.出料口,5.上部机械搅拌机,6.双叶多层搅拌桨,7.下部机械搅拌机,8.进料管,9.进料泵,10.高效布料器,11.排空口,12.循环泵,13.加热装置,14.外加热循环管,15.水平射流布液器,16.出水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如图1所示,它包括反应器罐体1、沼气出口2、观察口3、出料口4、上部机械搅拌机5、双叶多层搅拌浆6、下部机械搅拌机7、进料管8、进料泵9、高效布料器10、排空口11、循环泵12、加热装置13、外加热循环管14以及水平射流布液器15。观察口3和沼气出口2设置在反应器罐体1的顶壁上,上部机械搅拌机5安装在反应器罐体1的侧壁中上部,其搅拌桨采用的是双叶多层搅拌桨6,反应器罐体1的侧壁底部安装有下部机械搅拌机7,下部机械搅拌机7的搅拌桨采用单层双叶搅拌桨。进料泵9设在进料管8上,进料管8的出口端连接安装在反应器底部的高效布料器10;加热装置13和循环泵12以串接方式安装在外加热循环管14上,外加热循环管14的一端连接水平射流布液器15,另一端分成上中下三根并联管伸入反应器中。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水平射流布液器15为环状不锈钢管制成,位于反应器罐体1侧壁的上部,并设有多个中心对称的水平圆形出水支管16,出水支管口为水平下斜切口。
本实用新型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的出料口4位于反应器罐体1上部,排空口11位于反应器罐体1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25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过滤空气的电风扇改良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无轴向力的单级单吸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