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高效除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02232.7 | 申请日: | 2015-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4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林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帝湘红生态茶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7B9/00 | 分类号: | B07B9/00;B07B4/08;B07B1/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313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高效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茶叶高效除尘装置,属于茶的制造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茶原为中国南方嘉木,茶叶是著名的保健饮品。
汉族人饮茶,始于神农,有4700多年。
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三皇五帝时代神农以茶解毒的故事,黄帝则姓姬名茶,茶即古茶字。
茶属于山茶科,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植株高达1-6米。
茶树喜欢湿润的气候,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广泛栽培。
茶树叶子制成茶叶,泡水后使用。
茶树种植3年就可以采叶子。一般清明前后采摘长出4-5个叶的嫩芽,制作茶叶质量非常好,属于珍品。
茶与可可、咖啡并称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
茶分为绿茶、红茶、鸟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和其他再加工茶类,绿茶的加工工艺为鲜叶处理摊放、杀青、揉捻、干燥。
红茶的加工工艺为:鲜叶处理(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鸟龙茶的加工工艺为: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
由此可见,茶的加工过程均要经过揉捻和干燥的步骤,而揉捻通常采用手工揉捻或者及其揉捻,揉捻的过程难免产生碎末、粉尘,会影响茶叶的质量,因此,通常茶叶需要除尘,通常的除尘是采用震动、筛网除尘法,但是由于茶叶通常成堆存放,在震动除尘过程中,仍然无法完全将碎末、灰尘清除,清除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茶叶高效除尘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高效除尘装置,包括U型支架、电机、风机、转杆与除尘室,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架两端端部固定有电机与轴承座,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转杆,所述转杆远离电机一端连接轴承座,所述转杆中部贯穿桶状的除尘室,所述除尘室上设有茶叶进出口,所述转杆位于除尘室内的一端均匀设有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于除尘室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杆与连接杆均为中空设置,所述转杆位于电机一端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设有灰尘过滤网,所述转杆内还设有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杆与连接杆相通,所述连接杆上均匀设有若干出风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除尘室上均匀的设有下灰孔,所述下灰孔开口大小小于茶叶体积大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除尘室外壁一侧设有振动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除尘室正下端设有集尘槽,所述集尘槽固定于U型支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茶叶高效除尘装置通过使除尘室旋转有利于茶叶任意角度所残留的灰尘清除,通过风机利用出风孔可以使茶叶中一些细微的灰尘吹走,提高了茶叶除尘的效率及除尘质量,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高效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除尘室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杆与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U型支架爱;2、轴承座;3、转杆;4、除尘室;5、连接杆;6、风机;7、灰尘过滤网;8、进风口;9、电机;10、集尘槽;11、茶叶进出口;12、下灰孔;13、出风孔;14、振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高效除尘装置,包括U型支架1、电机9、风机6、转杆3与除尘室4,所述U型支架1两端端部固定有电机9与轴承座2,所述电机9输出端连接转杆5,所述转杆3远离电机9一端连接轴承座2,所述转杆3中部贯穿桶状的除尘室4,所述除尘室4上设有茶叶进出口11,所述转杆3位于除尘室4内的一端均匀设有若干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另一端固定于除尘室4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帝湘红生态茶叶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帝湘红生态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2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式捻股机双牵引轮自动刮油装置
- 下一篇:冰箱和接水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