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棒料的放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01228.9 | 申请日: | 2015-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7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仕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5G47/88 | 分类号: | B65G47/8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01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棒料的放料装置。
背景技术
棒料即具有一定长度的圆形或多边形长棍形状的工件,棒料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打磨,目前一般是由人工分别对棒料的周向外壁以及两端分别进行打磨,费时费力,因此自动化打磨是技术创新的趋势。
针对上述情况,申请人提出一种自动化打磨设备,该设备通过放料装置自动放料至纵向传送机构上,并在纵向传送机构上安装抛光机对棒料的周向外壁进行抛光,之后棒料传送到安装有抛光机的横向传送机构上,对棒料的两端进行抛光,从而替代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目前尚需设计该自动化打磨设备的放料装置,使得各棒料逐个放置到纵向传送机构上,满足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棒料的放料装置,该放料装置应能逐次放下棒料,而且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工作效率高的技术特点,可以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棒料的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矩形框、上挡板以及下挡板,料斗的底部具有矩形开口,矩形框固定连接在矩形开口的下方,矩形框的侧面具有上下两个开槽,上挡板和下挡板的头部分别插入上开槽、下开槽,尾部分别连接一气缸,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的距离与棒料的直径相适应。
作为优选,所述上开槽、下开槽的外侧分别固定有一锥形套。
作为优选,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的头部分别制有锥形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上、下挡板的交替插入,实现单根棒料的放料动作,且每个棒料的排列方向均相同,整个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工作效率高,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棒料的放料装置,包括料斗1、矩形框8、上挡板3以及下挡板5,料斗的底部具有与棒料2直径以及长度相适应的矩形开口,矩形框固定连接在矩形开口的下方(可以与料斗一体成型),矩形框的侧面具有上下两个开槽,上挡板3和下挡板5的头部分别插入上开槽、下开槽,尾部分别连接有一气缸9(与气缸的活塞杆7连接),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的距离与棒料的直径相适应。所述上开槽、下开槽的外侧分别固定有一锥形套6(起到引导上、下挡板的作用)。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的头部分别制有锥形头4以利于棒料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只能放入单根棒料,当气缸驱动上挡板抽出时,料斗内的棒料落入矩形框内,之后上挡板插入,下挡板抽出,该棒料下落至传送机构,实现一次放料,之后下挡板插入,上挡板抽出,进行下一次放料,如此往复。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12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篱笆式卷筒岸桥俯仰装置
- 下一篇:一种龙门吊行车防撞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