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专用联接套的车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1027.9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0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丁杰;张湘杰;孙乐;孙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华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B23B29/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郑云 |
地址: | 2132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专用 联接 车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刀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专用联接套的车刀。
背景技术
车刀是用于车削加工的、具有一个切削部分的刀具。车刀是切削加工中应用最广的刀具之一。车刀的工作部分就是产生和处理切屑的部分,包括刀刃、使切屑断碎或卷拢的结构、排屑或容储切屑的空间、切削液的通道等结构要素.车刀的切削部分由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前刀面、主后刀面和副后刀面,刀尖角组成。
传统的立式车床标配的车刀装夹块体积较大,无法反面加工较小孔径的零件,且有的零件的同心度要求较高需一次装夹在立车上加工完成,若改变刀具或改变装夹方式,同心度达不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立式车床标配的车刀装夹块体积较大,工件装夹后无法反面加工较小孔径的零件,且有的零件的同心度要求较高需一次装夹在立车上加工完成,若改变刀具或改变装夹方式,同心度达不到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有专用联接套的车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专用联接套的车刀,包括刀柄、联接套、车刀杆和车刀片,所述刀柄上方固定安装有拉钉,所述刀柄下表面设有盲孔,所述联接套固定安装在盲孔内,所述联接套下端部径向开有通孔,所述车刀杆固定安装在通孔内,所述车刀片固定安装在车刀杆的端部。
所述联接套与刀柄的固定和车刀与联接套的固定均采用紧固螺钉固定,由于联接套可以在盲孔内滑动来调节联接套的露在外面的长度,车刀杆也可在通孔内滑动来调节刀具加工孔径的大小,所述使用紧固螺钉,方便松开与固定。
为了更好的固定车刀杆,所述通孔的横截面形状与车刀杆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车刀杆可调节安装在联接套上,可以根据加工孔径的大小来调节车刀杆在联接套通孔内的位置,这样加工出来的同心度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车刀杆可调节安装在联接套上,可以根据加工孔径的大小来调节车刀杆在联接套通孔内的位置,这样加工出来的同心度较高,解决了传统的立式车床标配的车刀装夹块体积较大,无法加工较小孔径的零件,且有的零件的同心度要求较高需一次装夹在立车上加工完成,若改变刀具或改变装夹方式,同心度达不到要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二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刀柄与联接套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刀柄的剖面图。
图中:1.刀柄,2.联接套,3.车刀杆,4.车刀片,5.拉钉,6.盲孔,7.通孔,8.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带有专用联接套的车刀,包括刀柄1、联接套2、车刀杆3和车刀片4,刀柄1上方固定安装有拉钉5,刀柄1下表面设有盲孔6,联接套2固定安装在盲孔6内,联接套2下端部径向开有通孔7,车刀杆3固定安装在通孔7内,车刀片4固定安装在车刀杆3的端部。
联接套2与刀柄1的固定和车刀与联接套2的固定均采用紧固螺钉8固定,由于联接套2可以在盲孔6内滑动来调节联接套2的露在外面的长度,车刀杆3也可在通孔7内滑动来调节刀具加工孔径的大小,所述使用紧固螺钉8,方便松开与固定。
为了更好的固定车刀杆3,通孔7的横截面形状与车刀杆3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车刀杆3可调节安装在联接套2上,可以根据加工孔径的大小来调节车刀杆3在联接套2通孔7内的位置,这样加工出来的同心度较高。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华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华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10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