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震机构及避震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0892.1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5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邵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恩斯迈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5/08 | 分类号: | B62K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饶钱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避震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避震机构及避震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及电动车是常用的非机动车辆,在骑行的过程中遇到地面不平的情况车体会产生震动,给使用者带来冲击,降低骑行体验,也容易造成车辆上人员及物品损伤。
在自行车或电动车上一般都带有避震机构,用来减震,降低骑行过程中的冲击。现有的避震机构有多种多样,简单的避震机构太过简单,逼真效果差;复杂的避震机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实际避震效果也一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避震机构及避震车,旨在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避震机构,包括前管,该前管自上而下设有套于前管外部的上节点及下节点,所述上节点与前管之间设有滑套,上节点通过滑套与前管滑动连接,下节点与前管固定或可拆卸连接;上节点及下节点之间设有避震弹簧,该避震弹簧套设于前管的外部。
这种避震机构,在遇到震动时,上节点下压,压缩避震弹簧,上节点通过滑套下滑,进而抵消震动;震动过后避震弹簧回弹,上节点及滑套归位。该过程能够将震动大幅削减。
进一步地,所述上节点及避震弹簧之间还设有避震滑块,该避震滑块也套设于前管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避震弹簧的外部套设有避震套筒,所述避震滑块的下端伸入该避震套筒的内部。
避震套筒设于避震弹簧的外部,用于保护避震弹簧,使避震弹簧不容易受杂质等物品的污染或磨损,使避震弹簧能够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还包括环形的避震肩盖,该避震肩盖连接于避震套筒的上端;所述避震滑块的下端位于避震肩盖的内部,且避震滑块的外侧部设有能够阻挡避震滑块从避震肩盖内滑出的阻挡块。
避震肩盖与避震套筒固定或可拆卸连接,或者避震肩盖就是避震套筒上的一部分。避震肩盖设于避震滑块的上端,使杂质不会从避震滑块的上端进入其内部;同时,避震滑块的外侧部设有阻挡块,使避震滑块一直处于避震套筒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块为环形结构。环形的阻挡块能够起到更好的阻挡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避震套筒的下端设有底座,所述避震弹簧的下端与该底座相抵触。底座为环形,其内侧与前管相贴合,底座的设置使杂质也不会从避震套筒的下端进入其内部。底座配合避震肩盖一起使用,使避震套筒基本处于密封状态,使避震套筒的内侧壁与避震弹簧之间存在间隙,使避震弹簧能够顺利地压缩及回弹。
进一步地,所述下节点包括相连的固定部及安装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将下节点安装到前管上,该固定部为卡箍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前管侧部的下端设有凸台,该凸台能够阻挡下节点向下滑动。凸台优选为环形结构。
一种避震车,包括车体,车体包括把手、前轮、车座及后轮,车体上还设有上述的避震机构,所述把手设于避震机构的前管的上端,前轮设于避震机构的前管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还包括上管、下管、座管及后叉,所述上管与前管上的上节点铰接,下管与前管上的下节点铰接;所述车座设于座管的上端,后轮设于后叉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避震机构及避震车,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大幅抵消因路面不平或其他因素引起的震动,使车辆能够平稳地运行,给驾驶者提供舒适的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避震车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避震车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避震机构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避震机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避震机构内部结构的轴测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
前管101;上节点102;下节点103;滑套104;避震弹簧105;避震滑块106;避震套筒107;避震肩盖108;阻挡块109;底座110;把手111;前轮112;车座113;后轮114;凸台115;
上管211;下管212;座管213;后叉21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恩斯迈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恩斯迈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08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动力切换装置用连接盘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