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田潜油电泵专用带齿叶导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0529.X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8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戴荣钦;贾正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特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18 | 分类号: | F04D29/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张健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潜油电泵 专用 带齿叶 导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田潜油电泵专用带齿叶导轮。
背景技术
电潜泵是一种高效率、适合于高产、深井的机械采油设备。由于它排量大、结构简单、管理方便,目前已成为我国海上油田的主要采油设备。而潜油泵中最核心的部件为叶导轮。
相关技术中的叶导轮,包括叶轮和导轮;叶轮呈圆盘状,其圆心处设置有与潜油泵的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的轴套;叶轮内部设置有叶轮流道,其入口设置在叶轮的一面上且靠近轴套处,出口位于叶轮的侧壁上。导轮包括导轮和用于容置叶轮的容置空间;导轮成圆盘状,容置空间设置在导轮的一面上;导轮的圆心处设置与轴套相配合的通孔,轴套能在通孔内旋转。导轮内设置有导轮流道,其入口设置在导轮的侧壁上,出口设置在容置空间内,且与叶轮通道的入口连通。当使用潜油泵采油时,通过电机带动叶轮在导轮内旋转,使容置空间内的压力减小,从而将石油开采出来。
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叶导轮,其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石油进入容置空间内后会产生涡流,从而使叶轮发生摆动,致使叶轮与导轮发生摩擦,导致潜油泵的性能下降,叶导轮的使用寿命缩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油田潜油电泵专用带齿叶导轮,以解决叶导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石油进入容置空间内后会产生涡流,从而使叶轮发生摆动,致使叶轮与导轮发生摩擦,导致潜油泵的性能下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油田潜油电泵专用带齿叶导轮,其特征在于:油田潜油电泵专用带齿叶导轮,包括叶轮和导轮;所述叶轮远离叶轮流道的入口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顺时针方向倾斜的导流槽;若干所述导流槽以所述叶轮的中心为圆心,围设在所述叶轮的边沿上,所述叶轮的叶轮流道以所述叶轮的中心为圆心顺时针旋转。
进一步,导流槽的顺时针方向倾斜角为21°。
进一步,导流槽数量为28枚。
进一步,叶轮的直径为71.5mm~71.8mm,高度为20.2mm~20.6mm,中心安装孔直径为17mm,流道数为7个,流道壁厚为1.9mm。
进一步,导轮包括导轮和用于容置叶轮的容置空间;导轮的一面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导轮的导轮流道以所述导轮的中心为圆心顺时针旋转。叶轮设置在导轮内,且导流槽远离导轮;叶轮流道的入口与导轮流道的出口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田潜油电泵专用带齿叶导轮,当使用潜油泵抽取石油时,启动电机并带动叶轮旋转,从而使容置空间内的压力小于容置空间外的压力,从而使石油经过导轮流道和叶轮流道进入至容置空间内。由于石油从叶轮流道的出口流出后,经过导流槽的疏导,从而使石油的定向流动,使叶轮中心线与导轮的中心线重合,即叶轮呈悬浮状态,从而减小叶轮和导轮之间的摩擦力同时还具有泄压的作用,有效的避免功率过载,进而提高潜油泵的性能,延长油田潜油电泵专用带齿叶导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油田潜油电泵专用带齿叶导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轮,2-叶轮,11-导轮流道,21-叶轮流道,22-导流槽。
图2为叶轮的叶轮流道分布剖视示意图。
图3为叶轮的导流槽分布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油田潜油电泵专用带齿叶导轮,其特征在于:油田潜油电泵专用带齿叶导轮,包括叶轮和导轮;所述叶轮2远离叶轮流道21的入口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顺时针方向倾斜的导流槽22;若干所述导流槽22以所述叶轮2的中心为圆心,围设在所述叶轮2的边沿上,导流槽22的顺时针方向倾斜角为21°,导流槽22数量为28枚。如图3;所述叶轮2的叶轮流道21以所述叶轮2的中心为圆心顺时针旋转,如图2。
叶轮的直径为71.5mm~71.8mm,高度为20.2mm~20.6mm,中心安装孔直径为17mm,流道数为7个,流道壁厚为1.9mm。
导轮1包括导轮1和用于容置叶轮的容置空间;导轮1的一面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导轮1的导轮流道11以所述导轮1的中心为圆心顺时针旋转。叶轮2设置在导轮1内,且导流槽22远离导轮1;叶轮流道21的入口与导轮流道11的出口连通。
使用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特泵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特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05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口腔检查测量尺
- 下一篇:一种循环风机轴架两端的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