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钢塑模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00497.3 | 申请日: | 2015-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1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袁石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石江 |
| 主分类号: | E04G9/05 | 分类号: | E04G9/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解敬文 |
| 地址: | 5114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用钢塑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用钢塑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组合模板在我国各地的建筑领域中普遍应用,适用于各种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可事先按设计要求组装成墙、柱、板、梁等结构,再铺设钢筋浇筑混凝土。传统模板多为木质模板,需要专业木工用铁钉钉牢,再用钢管加固,不仅效率慢,而且混凝土成形质量往往与工人的技术水平成正比,对工人技术要求较高,容易出现漏浆和产生混凝土爆模等现象。建筑施工中因木质模板需采用铁钉反复拆卸,对木质模板的损伤较大,其周转次数较少,仅为5次左右,大量使用铁钉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费,且施工噪音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且可多次周转利用的建筑用钢塑模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建筑用钢塑模板,该钢塑模板包括面板,所述面板的一面为平面,另一面设置若干相互平行的肋板,位于所述面板边缘的两所述肋板均匀设置若干第一螺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钢塑模板,位于所述面板边缘的两所述肋板外侧设置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第二螺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钢塑模板,若干所述凹槽呈均匀分布,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螺孔交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钢塑模板,所述肋板的横截面为T形或L形,其包括垂直于所述面板的垂直肋板和水平于所述面板的水平肋板,所述垂直肋板的一侧与所述面板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水平肋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钢塑模板,所述垂直肋板和所述水平肋板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钢塑模板,若干所述肋板呈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钢塑模板,所述面板与所述肋板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钢塑模板,所述面板的两端设置有垂直于所述面板和所述肋板的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钢塑模板,所述面板、所述挡板和所述肋板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钢塑模板,所述面板和所述肋板为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用钢塑模板采用面板上设置若干肋板,提高了钢塑模板强度,进而保证了建筑模板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用钢塑模板设置多处螺孔,可在工厂实现一体成型加工,结构简单,且可适应各建筑模板结构的组装。到施工现场以螺栓拼接安装,安装简单快捷,安装效率高,且对安装工人的技术要求较低,且该钢塑模板实现了无缝拼接,浇捣出的混凝土表面平整,保证了混凝土的成形质量。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用钢塑模板的施工噪音小,周转次数多为100次以上,施工过程中损坏的钢塑模板可以回收再生重复使用,进一步节约了成本,且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钢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图1的俯视图;
图3示出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钢塑模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钢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图5的俯视图;
图7示出图5中B-B截面的剖视图;
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钢塑模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9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塑模板的组合施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面板、2-肋板、21-垂直肋板、22-水平肋板、3-挡板、4-第一螺孔、5-凹槽、6-第二螺孔、7-连接板、8-结构板模板、9-垂直支撑杆、10-墙面模板、11-固定杆、12-柱模板、13-角钢、14-梁模板、15-加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石江,未经袁石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04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扭力式石油套管护丝装卸工具
- 下一篇:扶正器及流管磨套拆卸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