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柔性薄壁绝缘低烟无卤阻燃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9338.6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2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陶天宝;李小康;方刚;陶爱娟;吴中东;陈国林;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通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02;H01B7/17;H01B7/28;H01B7/18;H01B7/295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8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薄壁 绝缘 低烟无卤 阻燃 轨道交通 车辆 用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具体是一种高柔性薄壁绝缘低烟无卤阻燃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
背景技术
高柔性薄壁绝缘低烟无卤阻燃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特别适用高速和超高速机车车辆等相对密闭、人员集中等环境要求苛刻的机车车辆内部配电柜及动力供电系统。
近几年国家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动车机组、高速机组的控制越来越复杂,电气控制设备越来越多,其电缆需求量也必然随之增长。然而机车内的空间是有限的,所以要求尽可能减少电缆的绝缘厚度以缩小电缆外径。这就要求提高绝缘的耐温等级以提高电缆的载流量,提高绝缘的机械物理性能、耐油性能以提高电缆的安全性能。
授权公告号CN201498233U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包括缆芯、屏蔽层和护套层,缆芯的外部设置有屏蔽层,屏蔽层的外部设置有护套层,缆芯包括导体和绝缘层,导体由多根镀锡铜导线同芯绞合组成,其绞合的节径比为10-20倍,每根导体的外部包裹有0.3-0.5mm的绝缘层。上述技术方案电缆厚度比较大,占用机车内的空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的高柔性薄壁绝缘低烟无卤阻燃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高柔性薄壁绝缘低烟无卤阻燃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该电缆外径为15-30mm,包括同向绞向设置的镀锡软铜导体;所述的镀锡软铜导体包覆在改性聚苯醚绝缘内;所述的改性聚苯醚绝缘包覆在改性聚苯醚护套内;所述的改性聚苯醚绝缘厚度为0.18-0.28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镀锡软铜导体、改性聚苯醚绝缘和改性聚苯醚护套,不使用填充材料和绕包材料,有效减小了电缆的外径,减小了绝缘厚度,其产品体积小、重量轻。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高柔性薄壁绝缘低烟无卤阻燃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该电缆外径在15-30mm范围内,包括同向绞向设置的七根镀锡软铜导体1,七根镀锡软铜导体1分别包覆在改性聚苯醚绝缘2内,改性聚苯醚绝缘2厚度为0.18-0.28mm,包覆在改性聚苯醚绝缘2内的七根镀锡软铜导体1包覆在改性聚苯醚护套3内,其镀锡软铜导体之间的间隙填充的是改性聚苯醚材料。
本实用新型产品体积小、重量轻,用镀锡软铜作为导体、改性聚苯醚材料作为电缆的绝缘和护套,多芯电缆在成缆时直接同向绞向,不使用填充材料和绕包材料,成缆后直接挤出护套,有效减小了电缆的外径(电缆直径平均缩小28%左右),增加了产品的柔韧度。本实用新型使用改性聚苯醚材料的产品与PVC、低烟无卤聚烯轻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改性聚苯醚的比重约为1.0g/cm3,而PVC为1.3g/cm3,减重约20%;
(2)改性聚苯醚经燃烧时,烟密度低,其密度为1.0左右,远远低于PVC及低烟无卤聚烯烃,无毒气释放,更加环保;
(3)改性聚苯醚的介电强度高于PVC,有助于减薄电缆的绝缘厚度;
(4)改性聚苯醚的耐刮磨性能约为XLPE的3倍,这样减薄电缆的绝缘厚度可能性更大,有助于提高布线密度。绝缘厚度可以相对于XLPE减少25%,重量约降低4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柔性薄壁绝缘低烟无卤阻燃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产品具有较高的柔软性和耐热、耐油、耐酸碱、耐寒、耐磨和抗臭氧等特点,特别适用高速和超高速机车车辆等相对密闭、人员集中等环境要求苛刻的机车车辆内部配电柜及动力供电系统。该电缆采用的镀锡软铜导体,具有较好的柔软度,其导电性、流动性和浸润性和机械性能良好,采用的改性聚苯醚材料作为电缆的绝缘和护套,该材料具有出色的阻燃特性,以及比PVC更好的耐化学药品性和较小的密度,其柔韧性能够证电缆具有很好的完整和电气性能。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通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通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93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