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早产儿头型固定组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99178.5 | 申请日: | 2015-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3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红;朱媛媛;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姜玲玲 |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早产儿 头型 固定 组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护理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移动早产儿头型固定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新生儿食管短,胃呈水平位,为了防止患儿奶后反流引起窒息的危险,常规给患儿取头偏向一侧卧位以保持气道通畅。新生儿颅骨骨质较软,易受体位的影响而致头型不正,特别是早产儿。而早产儿由于各器官系统发育均不完善,往往需要住院观察治疗。且由于患儿系统免疫功能差,需要在保温培养箱内进行保护性隔离、观察和治疗,护士的各种操作必须尽量集中进行,以避免反复打开暖箱箱门,保持箱内温度的恒定,使患儿维持在中心温度范围内,并避免增加感染的机会,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新生儿监护病房患儿与护士的床护比为1:1.5-2.0,临床护士要完成大量的治疗、专科护理、基础护理等操作,耗费护士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日常护理过程中,很难做到随时观察并调整患儿体位。此外,由于护士习惯在患儿右侧进行喂奶等各项操作,所以患儿往往习惯右侧卧位。患儿由于长期卧于某种体位而易致头型不正,而且随着孩子逐渐成长,骨质逐渐坚固,难以纠正,影响婴儿头部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而且保证婴儿头型正常生长的可移动早产儿头型固定组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早产儿头型固定组合装置,包括导向底枕,以及设于所述导向底枕上的头型保护套,所述头型保护套上设有若干个透气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头型保护套包括两弹性面料层,以及设于两弹性面料层之间的EPS透气无菌颗粒。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底枕为中空回型硅胶枕。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底枕通过魔术贴固定在婴儿保温箱内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头型保护套为软质保护套,所述导向底枕为硬质底枕。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透气窗设于头顶及两耳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而且在婴儿带上头型保护套后,将婴儿头部连同头型保护套一起放在导向底枕上,由于婴儿头部只能在导向底枕允许范围内移动,从而保证婴儿头型正常生长;
2.本实用新型在头型保护套头顶及两耳侧分别设有透气窗,提高透气性,减少因佩戴头套给婴儿带来的不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向底枕,2头型保护套,3透气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照图1所示,一种可移动早产儿头型固定组合装置,包括导向底枕1(该导向底枕1为中空回型硅胶枕),以及设于导向底枕1上的头型保护套2,头型保护套2上设有若干个透气窗3,透气窗3设于头型保护套2的头顶及两耳侧,提高透气性,减少因佩戴头套给婴儿带来的不适,同时头型保护套2包括两弹性面料层,以及设于两弹性面料层之间的EPS透气无菌颗粒,在婴儿带上头型保护套2后,将婴儿头部连同头型保护套2一起放在导向底枕1上,由于婴儿头部只能在导向底枕1允许范围内移动,从而保证婴儿头型正常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导向底枕1通过魔术贴固定在婴儿保温箱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头型保护套2为软质保护套,导向底枕1为硬质底枕。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91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床头专用牵引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奶牛助产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