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源性主动脉夹层的打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99030.1 | 申请日: | 2015-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9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孙冬冬;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源性 主动脉 夹层 打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施于机体内的医疗器械,涉及心血管,具体涉及一种医源性主动脉夹层的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AD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迅速、死亡率高。随着人口老龄化,高血压患者的增多,AD患者也越来越多。尽管其死亡率较前明显降低,但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原发性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继发性主动脉夹层,尤其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导致的医源性AD,患者病情进展迅速,若短时间内不能置入合适的主动脉带膜支架,并且没有经验丰富的心脏外科中心支持时,患者的死亡率将大大增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源性主动脉夹层的打孔装置,延缓病情,防止撕裂内膜延展恶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医源性主动脉夹层的打孔装置,包括射频消融导管,所述的射频消融导管的端部设置有消融电极,靠近消融电极的射频消融管上设置有定位金属环;
所述的靠近定位金属环的射频消融管上设置有超声心脏探头;
还包括首先送入主动脉血管内的两根导引导丝,射频消融导管通过两根导引导丝引导,通过超声心脏探头扫描主动脉血管内的环境,找出主动脉血管的撕裂内膜,将两个射频消融导管引导至撕裂内膜处,抽出两根导引导丝后,通过定位金属环定位,使得一个射频消融导管的消融电极顶在撕裂内膜的一侧,另一个射频消融导管的消融电极弯曲,顶在撕裂内膜的另一侧,一对消融电极工作,实现打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打孔装置具有操作简便、消融定位准确、推进性和可控性强、消融效果好的优点。本装置采用热能在撕裂内膜处远端打孔,达到降低主动脉内膜与中膜间压力的目的,从而降低主动脉夹层迅速进展的风险。该装置的成功使用,将为继发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进一步行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或主动脉根部改良术争取宝贵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射频消融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5是本申请的打孔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射频消融导管,2-射频消融导管,3-定位金属环,4-定位金属环,5-超声心脏探头,6-超声心脏探头,7-撕裂内膜,8-导引导丝,9-导引导丝,(1-1)-消融电极,(2-1)-消融电极,(1-2)-操控手把,(1-3)-尾线插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医源性主动脉夹层的打孔装置,包括射频消融导管1、2,所述的射频消融导管1、2的端部设置有消融电极1-1、2-1,靠近消融电极1-1、2-1的射频消融管1、2上设置有定位金属环3、4;
所述的靠近定位金属环3、4的射频消融管1、2上设置有超声心脏探头5、6;
还包括首先送入主动脉血管内的两根导引导丝8、9,射频消融导管1、2通过两根导引导丝8、9引导,通过超声心脏探头5、6扫描主动脉血管内的环境,找出主动脉血管的撕裂内膜7,将两个射频消融导管1、2引导至撕裂内膜7处,抽出两根导引导丝8、9后,通过定位金属环3、4定位,使得一个射频消融导管2的消融电极2-1顶在撕裂内膜7的一侧,另一个射频消融导管1的消融电极1-1弯曲,顶在撕裂内膜7的另一侧,一对消融电极1-1、2-1工作,实现打孔。
射频消融导管1的头端为消融电极1-1,尾端设置有操控手把1-2,操控手把1-2上设置有尾线插座1-3。
导引导丝8、9采用316L医用不锈钢材料,直径0.53mm。
射频消融导管1、2采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及支撑力的钴铬合金材料。
消融电极1-1、2-1与射频消融导管1、2的连接处选择具有良好柔韧性和变形能力的镍钛记忆合金金属材料。
消融导管1、2内部采用0.5mm导热内芯。消融电极1-1、2-1选用导热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
实施时,将导引导丝8和9沿股动脉或桡动脉路径送入主动脉血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90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极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
- 下一篇: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固定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