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框机定位吸附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8769.0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7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宏瑞达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框机 定位 吸附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保持水平吸附和保证吸附牢度的装框机定位吸附机构。
背景技术
装框机是一种将型材搭成框体形态的自动化设备。装框机可应用于玻璃窗、太阳能电池板等产品的装配,而玻璃或电池板元件这样的板型件一般需要在装框中先进行定位,然后用吸气设备吸附在一定高度上,然后才能进行拼装。常规的这种吸附定位是靠许多吸盘机构来完成的,吸盘机构相互独立但上表面位于同一高度,但是板型件可能发生一些不平整的状况,这样一来板型件未必被每个吸盘机构吸附到,一旦因很小的缝隙而漏气,吸附位置就会失效,这样在拼装过程中板型件就容易被碰歪而致拼装失败;若吸盘机构做成可升降的结构,虽然可以确保每个吸盘都吸附到板型件,但同高度又难以保证,仍然会带来拼装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装框机定位吸附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保持水平吸附和保证吸附牢度的装框机定位吸附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装框机定位吸附机构,包括机座以及设于所述机座上方的若干吸附单元,每个所述吸附单元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机座上方的支撑台和穿过所述支撑台设置的若干动吸盘机构,所述动吸盘机构包括动吸盘和驱动所述动吸盘升降运动的气缸,所有支撑台的上表面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
具体的,所述吸附单元还包括水平设于所述支撑台与机座之间的固定台,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固定台上。
具体的,所述支撑台下方设有阻止所述动吸盘从下方脱离所述支撑台的第一止退片。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吸附单元包括设于所述支撑台两侧的两个所述动吸盘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中部还设有至少一个定吸盘机构,所述定吸盘机构包括穿过所述支撑台的定吸盘。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下方设有阻止所述定吸盘从下方脱离所述支撑台的第二止退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利用可升降的动吸盘机构吸附有不平的板型件,将未完全贴附的板型件局部位置抓回到支撑台上表面所确定的水平面,确保板型件的每条边缘都适应装框位置,而且能避免吸盘机构受压易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装框机的俯视图;
图2为一种吸附单元的立体图;
图3为一种吸附单元的主视图;
图4为一种吸附单元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的A-A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中数字表示:
1-机座,2-吸附单元,21-支撑台,211-第一止退片,212-第二止退片,22-动吸盘机构,221-动吸盘,222-气缸,23-固定台,24-定吸盘机构,241-定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框机定位吸附机构,包括机座1以及设于机座1上方的若干吸附单元2,每个吸附单元2包括水平设置于机座1上方的支撑台21和穿过支撑台21设置的若干动吸盘机构22,动吸盘机构22包括动吸盘221和驱动动吸盘221升降运动的气缸222,所有支撑台21的上表面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当板型件放置到装框机上时,其下部会被托承与所有支撑台21上,由于支撑台21与机座1之间是定距的连接关系,这样达到了板型件取水平面的目的,而动吸盘机构22只是穿过支撑台21,不承受板型件的重力,因此动吸盘机构22中的核心部件不会产生因受压而易损的状况,而且当板型件外观不是很平整时,气缸222驱动动吸盘221穿出支撑台21上表面,可以将未完全贴附的板型件局部位置抓回到支撑台21上表面所在水平面,确保板型件的每条边缘都适应装框位置。
如图2、图3所示,吸附单元2还包括水平设于支撑台21与机座1之间的固定台23,气缸222固定于固定台23上。这样气缸222的固定位置在动吸盘221的正下方,当气缸222动作的时候几乎不会产生力矩而影响其主轴的动作,确保了气缸222的使用寿命。
如图2、图3所示,每个吸附单元2包括设于支撑台21两侧的两个动吸盘机构22。两个动吸盘机构22能够升降活动,这样就能同时吸住板型件上的两个稍远的位置,两个吸附盘面决定了两者之间的板型件局部位置,这样确保了这两个动吸盘机构22附近乃至中间的区域都能靠在支撑台21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宏瑞达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宏瑞达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87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出线升降台安全保护装置
- 下一篇:电动升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