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镜清洗消毒槽用保护垫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98311.5 | 申请日: | 2015-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7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徐进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进恒 |
| 主分类号: | B08B13/00 | 分类号: | B08B13/00;A61L2/26 |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杨天休 |
| 地址: | 132400 吉林省吉林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洗 消毒 槽用保 护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部门中内镜清洗消毒槽用的辅助用品,具体说是一种内镜清洗消毒槽用保护垫,属医用辅助用品。
背景技术
内镜(纤维内镜、电子内镜及超声内镜等)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深入人体体腔进行观察、诊断和治疗的精密医疗检查仪器,内镜的整体结构由操作部、钳子管道口、插入部、弯曲部、先端部(包含CCD,它能捕捉内镜下图像使之成为电子信号,并将其显示在监视器屏幕上)、导光软管和导光插头等组成。内镜作为一种进入人体腔的仪器,由于插入部直接与黏膜组织接触,粘附有大量粘液、血液和组织碎屑,使用后必须经过严格清洗和消毒才能再用于其他患者,否则会引起疾病的传播和交叉感染。目前,在各个基层医疗部门所使用的内镜清洗消毒设备,大都是由四个或五个清洗槽和消毒槽并排连接在一起组成,依次完成“初步清洗→酶洗→次清洗→消毒→末次清洗”等清洗和消毒处理过程。这些清洗槽和消毒槽大都是由陶瓷或亚克力等硬质材料制成,优点是表面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洗消毒。但缺点是表面质地坚硬,由于内镜的内部结构非常精密,在对内镜进行清洗和消毒过程中,内镜与槽体内壁反复接触碰撞,非常容易造成内镜成像不清晰甚至损坏,影响诊疗的准确,并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清洗和消毒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十分小心谨慎,精神紧张,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避免内镜在清洗和消毒过程中与槽体内壁发生直接碰撞,防止内镜损坏的内镜清洗消毒槽用保护垫。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内镜清洗消毒槽用保护垫,由与内镜清洗槽或消毒槽槽体内表面形状相吻合的槽形软体保护垫主体构成,特点是保护垫主体的外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吸盘,保护垫主体的内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半球形防滑缓冲凸,保护垫主体与内镜清洗槽下水孔或消毒槽消毒液进出管孔的对应部位开有连通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选用现有的软体医用硅胶等原材料,并采用常规的工艺加工制作,容易实施。
使用时,利用保护垫主体外表面上的吸盘,将内镜清洗消毒槽用保护垫分别吸附固定在清洗槽或消毒槽的槽体内。清洗或消毒内镜时,清洗槽或消毒槽槽体内壁上有槽形保护垫主体,特别是有保护垫主体内表面上的半球形防滑缓冲凸的保护和防滑缓冲作用,使内镜在槽体中进行清洗或消毒时,能够通过防滑缓冲凸达到防滑、防撞和缓冲的效果,从而避免内镜在清洗和消毒过程中与槽体内壁直接发生碰撞而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操作方便。不但可以应用在医疗卫生部门的内镜清洗槽或消毒槽上,也可以应用在其它行业或部门槽形结构设备的槽体内表面的保护上,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吸附固定在清洗槽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吸附固定在消毒槽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护垫主体,2吸盘,3防滑缓冲凸,4连通安装孔,5清洗槽,6消毒槽、6.1消毒液进出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参照图1、2,这是一种内镜清洗槽用保护垫,由与内镜清洗槽槽体内表面形状相吻合的槽形软体保护垫主体1构成,在保护垫主体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吸盘2,保护垫主体的内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半球形防滑缓冲凸3,保护垫主体与内镜清洗槽下水孔的对应部位开有连通安装孔4。使用时,利用吸盘将内镜清洗槽用保护垫吸附固定在清洗槽5的槽体内表面上(如图2所示),连通安装孔对应于清洗槽下水孔,保证清洗液的排放。
实施例2:参照图3,这是一种内镜消毒槽用保护垫,由与内镜消毒槽槽体内表面形状相吻合的槽形软体保护垫主体1构成,在保护垫主体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吸盘2,保护垫主体的内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半球形防滑缓冲凸3,保护垫主体与消毒槽进出水管孔的对应部位开有连通安装孔4。使用时,利用吸盘将内镜消毒槽用保护垫吸附固定在消毒槽6的槽体内表面上,连通安装孔对应于消毒槽进出水管孔6.1,不影响消毒液的供给和排放。
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按实施例1、2,分别实施内镜清洗槽用保护垫和内镜消毒槽用保护垫,并分别吸附固定在陶瓷材料的四个清洗槽和一个消毒槽的槽体内表面上,组成“初步清洗→酶洗→次清洗→消毒→末次清洗”的五槽洗法的内镜清洗消毒设备。
经内部试用显示,这种内镜清洗消毒槽用保护垫,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操作方便。使用时,利用槽形保护垫主体外表面上的吸盘,可以很方便和牢固的将内镜清洗消毒槽用保护垫分别吸附固定在清洗槽或消毒槽的槽体内。清洗或消毒内镜时,陶瓷材料的清洗槽或消毒槽槽体内表面上既有保护垫主体保护作用,又有半球形防滑缓冲凸的保护和防滑缓冲作用。在这种双重保护下,使内镜在槽体中进行清洗或消毒时,能够达到非常理想的防滑、防撞和缓冲的效果,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内镜在清洗和消毒过程中与槽体内壁发生碰撞而造成的损坏。吸附固定内镜清洗消毒槽用保护垫以后,既不影响原槽体的清洗消毒功能,又提高了内镜清洗和消毒的效果,不用担心内镜被碰坏,减少了损坏率,显著减轻了医护人员清洗和消毒内镜过程中的心理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清洗和消毒以后还可以很方便将保护垫拆卸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在不改变原有清洗消毒设备的情况下,达到了保护内镜避免损坏的目的,成本低经济实用,使用效果理想,受到医护人员的欢迎和好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进恒,未经徐进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83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