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辣椒漂浮育苗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496314.5 申请日: 2015-07-10
公开(公告)号: CN204907355U 公开(公告)日: 2015-12-30
发明(设计)人: 余文中;周光萍;何静;张绍军;杨红;韩世玉;刘崇政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省蚕业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9/20 分类号: A01G9/20;A01G31/02
代理公司: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代理人: 李亮;程新敏
地址: 563000 ***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辣椒 漂浮 育苗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辣椒漂浮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辣椒漂浮育苗是辣椒培育的一项重要技术,而用于该技术的辣椒漂浮育苗装置有两个主要的设施,一个是营养池,另一个是拱棚。目前营养池主要是采用砖石结构,但是,修建砖石结构的营养池需要将砖石从生产地运输至修建场地,砖石重量较大,运输成本高,而且修建较为麻烦,会对育苗场地造成污染,砖石无法反复使用。而拱棚目前主要采用的是钢架弧形棚,它对材料的要求较严格,成本较高,占地空间大,不易存放,而且现有的拱棚结构容易造成棚内外积水、滴水的问题,从而导致漂浮育苗滴水空穴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辣椒漂浮育苗装置,它能有效降低漂浮育苗滴水空穴率,提高了辣椒苗的成苗率及壮苗指数,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辣椒漂浮育苗装置,包括营养池,营养池为本板或木方组成的长方形结构,营养池的长度为500-1200cm,宽度为120-160cm,高度为10-12cm;在营养池外搭设有三角棚骨架,三角棚骨架由竹竿组成,竹竿与地面构成截面为三角面的三角棚骨架,并在三角棚骨架上覆盖有覆盖膜,并在三角棚骨架的两端设置通风口。营养池不宜长于1200cm,过长不利于通风降温,易发生热害,烧苗。

所述的三角棚骨架的规格为长1000-1200cm,底宽410-420cm,高200-210cm。

所述的通风口的高度为120-150cm,宽为80-100cm。

组成三角棚骨架的竹竿分为两段,在其中一段的竹竿的顶端设置一个25-35cm的缺口,缺口深度占竹竿周长的2/3;将另一段竹竿的顶端与该缺口绑扎连接为一体。这样的结构能使三角棚骨架的的脊面平整一致,防竹篾伐扦,确保覆膜完整无损,达到了棚内保温保湿度的目的。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本板或木方作为营养池的组成构件,与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砖石营养池相比,它不仅材料取材方便、轻巧易搬动,而且可反复使用,成本价廉(节约700-800元);同时组装工序简单,能省工省时(3-4个工);并且不择土地,有水源即可,可减少移载运输路程;也便于操作,对育苗场地无污染,易于清理打扫干净。本实用新型还采用竹竿作为构件组成三角棚骨架,这样的结构能预防和降低棚内外面积水、滴水,能有效降低漂浮育苗滴水空穴率,提高了辣椒苗的成苗率及壮苗指数,本发明的三角棚骨架与现有的钢架弧形棚相比,其取材方便,成本价廉;在使用完后易拆、易存放,占地空间小;并且三角棚对材质要求不严格,而弧形棚要求较严格;因此,能省工省时,省3-4个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辣椒漂浮育苗装置,包括营养池1,营养池1为本板组成的长方形结构,营养池1的长度为1150cm,宽度为160cm,高度为10-12cm(能容纳160穴漂浮盘(52cm×33cm×6cm);在营养池1外搭设有三角棚骨架2,三角棚骨架2由竹竿组成,在营养池1的外侧按100~110cm打点,将已连接好的竹竿对应插入在营养池1外侧打点处,插入深度8~10cm即可,使竹竿与地面形成截面为三角形的三角棚骨架2,并在三角棚骨架2上覆盖覆盖膜,覆盖膜的规格为:长1700cm、宽800cm、厚度1.2mm,购自市售产品;并在三角棚骨架2的两端设置通风口3;三角棚骨架2的规格为长1200cm,底宽410cm,高200cm;通风口3的高度为120-150cm,宽为80-100cm。

本实施例的三角棚骨架2的竹竿分为两段,长竹竿与短竹竿,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1)长竹竿的较小头在距离尖端30cm处竹杆相对较大的锯约2/3深锯口,反之,较小的锯约1/2深锯口;

(2)用刀从尖端剔除1/2-2/3部分至锯口处(30cm长);

(3)用火烧烤从锯口处距离尖端8-10cm这一段竹背,然后用一小竹筒(直径约3cm)放在锯口处竹内面上,从尖端用力向竹内面弯曲150-180度,再放松力;

(4)将短竹杆的竹背放在距离锯口处4-5cm长竹竿竹内面,然后用布条或其他绳条它们捆绑在一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蚕业研究所,未经贵州省蚕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63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