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杀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6055.6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8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曹伟;张杨;杨尹;刘峰;李继斌;王宝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中科创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32 | 分类号: | C02F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处理 杀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杀菌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多,这些废水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随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水中的生物,甚至人畜,故排放前非常有必要进行杀菌处理。现在常规的杀菌方法一是紫外线照射,方法二是依靠化学药剂,常规的杀菌装置是在密闭容器内放置一紫外灯管,或者用加药泵向出水主管道内加化学药剂溶解液,结果要么是杀菌效率不理想,要么是耗材耗能成本高,即同样条件下杀菌处理水的能力不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杀菌装置,以提高杀菌效率,节省耗材耗能成本,即同样条件下提高杀菌处理水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水处理的杀菌装置,包括第一外部圆筒、第二中间圆筒、第三内部圆筒、多组挡板、多个紫外灯管,所述的第一外部圆筒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的第二中间圆筒沿轴向对称置于第一外部圆筒内部,靠近进水口的一端封闭,靠近出水口的一端敞开;所述的第三内部圆筒沿轴向对称置于第二中间圆筒内部,靠近进水口的一端敞开,另一端与出水口相连;所述的多组挡板分别固定在各个圆筒壁上,第一外部圆筒的内壁上均布固定一组第二圆环挡板,与第二中间圆筒的外壁留有缝隙,第二中间圆筒的外壁上均布固定一组第一圆环挡板,与第一外部圆筒的内壁留有缝隙,第二圆环挡板与第一圆环挡板沿圆筒轴向相互间隔,第二中间圆筒的内壁上均布固定一组第三圆环挡板,与第三内部圆筒的外壁留有缝隙,第三内部圆筒的外壁上均布固定一组第四圆环挡板,与第二中间圆筒的内壁留有缝隙,第三圆环挡板与第四圆环挡板沿圆筒轴向相互间隔,第三内部圆筒的内壁上均布固定一组带缺口的圆形挡板,相邻圆形挡板的缺口位置反向;所述的多个紫外灯管分别置于相邻圆筒之间及第三内部圆筒中央,在第一外部圆筒与第二中间圆筒之间均置一组第一紫外灯管,在第二中间圆筒与第三内部圆筒之间均置一组第二紫外灯管,在第三内部圆筒中央放置一个第三紫外灯管;所述的圆筒和挡板的表面涂有光催化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水处理的杀菌装置,其工作过程为:
进水从第一外部圆筒一端的进水口流入,从第一外部圆筒和第二中间圆筒之间的挡板间流过,再从第二中间圆筒和第三内部圆筒之间的挡板间流过,再从第三内部圆筒内的挡板间流过,圆筒和挡板表面所涂的光催化材料经紫外线照射后,对其表面流过的水流进行杀菌,同时紫外线在水体内也直接杀菌,处理后的水最后从第一外部圆筒另一端的出水口流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水处理的杀菌装置,其优点是:
本杀菌装置,能够提高杀菌效率,节省耗材耗能成本,即同样条件下提高杀菌处理水的能力。本杀菌装置使用了多个圆筒,不但在其内部设置了挡板,而且还在各部件的表面涂有光催化材料,多个圆筒及挡板使得圆筒内水流状态错综复杂,从而紫外线在这种复杂的流动水体内可以更充分的杀菌,多个圆筒及挡板可以提高圆筒内水的流程,提高光催化材料的有效面积,使光催化材料与水进行更充分接触,从而大大提高装置的杀菌效力。
将本实用新型的杀菌装置与已有的紫外杀菌相比,其杀菌效果的对比如下表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本发明装置不但提高了杀菌效率,还减少了杀菌时间,即同样条件下提高了杀菌处理水的能力,从而节省了耗材耗能,降低了水处理成本。
表1本装置杀菌与已有紫外线杀菌效果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中科创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国中科创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60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用离心设备
- 下一篇:一种圣诞老人玩具UBS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