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留光纤收纳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95976.0 | 申请日: | 2015-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1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 发明(设计)人: | 黄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宏山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留 光纤 收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保护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预留光纤收纳盒。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到户的不断发展,通信传输方式不断的发展,通信信号一般采用光纤传输。由于信息部对光缆施工制定了行业标准,对预留光纤的长度等做了相应的规定。现有的对光纤的预留采用盒子对光纤进行预留。现有的盒子,如图1所示,盒子内部包括光纤收整装置对光纤进行缠绕预留,光纤收整装置包括缠绕装置、外部限位条和固定在缠绕装置上的顶部限位条,在对预留的光纤进行缠绕时,需手握光纤沿着缠绕装置将光纤缠绕在缠绕装置上,且在缠绕时,外部限位条和固定在缠绕装置上的顶部限位条易对光纤缠绕有妨碍作用,所以,不易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留光纤收纳盒,其易于对预留的光纤进行缠绕,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留光纤收纳盒,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上的光纤进口和光纤出口,所述的外壳内设置有固定环,所述的固定环上设置有一圈凹槽/凸起,所述的固定环外设置有绕线筒,所述的绕线筒上设置有与固定环的凹槽/凸起相匹配的凸起/凹槽,所述的绕线筒的顶端设置有光纤限制环,所述的光纤限制环上设置有光纤端口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将绕线筒设置为活动连接,可绕固定环转动,在对光纤进行缠绕时,直接将光纤的一端固定在光纤端口固定装置上,转动绕线筒,光纤随着绕线筒的转动即可缠绕在绕线筒上,避免对光纤进行操作,其操作简单。光纤限制环对缠绕在绕线筒上的光纤进行限制,使光纤缠绕整齐。且采用该结构的绕线筒,省去了外部限位条,简化结构,节约成本。
绕线筒的顶部即正常使用时远离外壳的一端。固定环上设置有一圈凹槽或者凸起,绕线筒通过凹槽与凸起相互咬合匹配的特性对其进行位置限定,避免绕线筒在转动过程中脱离固定环。凹槽和凸起应与绕线筒直径面平行。采用凹槽与凸起相匹配的结构对绕线筒进行位置限定,其结构简单,且对绕线筒的转动没有影响。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对绕线筒进行转动,所述的光纤限制环上设置有转动把手。在操作时,只需沿着绕线筒圆心转动转动把手即可,操作十分简单。
进一步的,在对光纤端口进行固定时,为了简化结构,所述光纤端口固定装置为设置在转动把手旁的固定孔。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对转动把手进行操作,所述转动把手与光纤限制环所在面相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光纤端口固定装置为固定孔和夹具。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对夹具进行操作,所述夹具为弹簧夹子。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可转动的绕线筒,在对光纤进行缠绕时,直接将光纤的一端固定在绕线筒上,转动绕线筒,光纤随着绕线筒的转动即可缠绕在绕线筒上,避免对光纤进行操作,其操作简单
2、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筒通过凹槽与凸起相互咬合匹配的特性对其进行位置限定,其结构简单,且便于绕线筒的转动。
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光纤面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外壳;11、光纤进口;12、光纤出口;31、固定环;32、绕线筒;33、光纤限制环;4、转动把手;5、光纤端口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宏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宏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59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音圈马达的透镜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控纵横波激发系统





